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一部具有心理治疗作用的著作——评袁中道《珂雪斋集》

作者:中州期刊来源:www.zzqklm.com日期:2015-05-19人气:2143

摘  要:晚明文人袁中道《珂雪斋集》中有许多关于山水旅游对人身心健康的论述,从中可见,沉醉山水,不仅是当时士人的一种常见的时尚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释放内心压抑有效方式。

关键词:袁中道   山水  游记   心理治疗

晚明袁中道《珂雪斋集》中的游记中有许多关于山水旅游,对人身心健康的论述,从中可见,沉醉山水,不仅是当时士人的一种常见的时尚的生活方式,而且,在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下,仕途无望,家国前途堪忧,寄情山水,更成了一种释放内心压抑有效方式。因而,山水除了能悦目,更能抚慰那颗伤痕累累的心灵。

一、乐山乐水,身心治疗的良方。

流连光景,沉醉山水美景的人,着意于对象的声色臭味、形状质地纹理姿态诸相,快意于眼耳鼻舌身感官司的调适,这种愉悦与梁肉肥甘、锦衣绣服、华屋璇室,声色狗马之类物质享受的快乐,却有清浊之别;山水之乐,偏于怡情悦性,物欲之足,偏于肉体官能。物质享受过分,有害于身心,山水乐趣则有益人生。

袁中道谈到自己爱好的变化:“予少年时,烟霞粉黛,互战而不降。迩烟霞,则入烟霞,近粉黛,亦趋粉黛。中年以后,烟霞趣重,粉黛习轻。”中年以后,多历忧患,生活亦趋于平淡,这时愈益体会到山水乐趣是人生至乐,无论何事何物均无法取代。“故望烟峦之窈窕突兀,听水声之幽闲涵澹,欣欣然沁入脾,觉世间无物可以胜之”。山水乐趣还具有恒久性,王思任友人徐伯膺说:“色易衰,书易倦,无  无妒,世间惟山水。”

袁中道原是极爱繁华之人,及屡遭家难,特别是遭仲兄中郎之丧,悲恸几绝,“遂得呕血重症,几至不痊”,此时但觉“锦绣世界化作凄凉世界”人世间困扰人们的烦心事不凡几,碰上一件,苦恼一回。袁中道说:“吾一触尘缨,周旋世事,若枳若焚,形神叠叠之山,湛湛之水,则胸中柴棘,若疾风泮冰。”[6]“倦即从亭上,看西山一带,堆蓝设色,天然一幅米家墨气,午后闲走乳窟听泉,精神日以爽健,百病不生。”中道经常致书亲友谈到观山听泉的快乐:“自中郎去后,怀抱郁郁,见紫盖、堆蓝之山,不觉心意爽豁,向时胸中积块俄尔冰释,乃知山水是疗病这妙药。”[8]长期住在山不胜地,日对秀色奇观,确能排解胸中的烦忧苦闷,加之山中空气新鲜,植物茂密,尤其适宜养病治病。

山水之乐和世外之乐对久处繁华,饱享世间之乐的人来说,若要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正常的人,保持人性尊严的人,山水对他们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人每每欲火中烧,还受到忧火、烦火、怒火各种无名之火的烤灼,胸中须以冰雪镇之敷之,而山水即是冰雪,即是良方妙药。能觉悟到这一点,也值得称道,“于霹雳火中,常现冷云相,故可贵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对此,古今有识之士都达成了共识,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二、世事多变,借山水排愁破涕。

中道虽比二兄多活了十几年,但也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加之科场不利,常有失落感。宏道在世时即谓其弟性情“多愁”,“不胜其哀生失路之感”。中道在致亲友信中也每每倾吐胸中悲痛:“先兄去世,老父亦以可恸告徂,不肖遭此苦变,五内崩捶,数载跄伏山中,惟与药饵为伍。”久居山中,观翠崖,听泉声,借以排解胸中愁苦,抚慰心灵创伤。“中郎既去,家严继之,两年来如醉如梦,强以山水之乐,苦自排愁破涕”;“自中郎去后,心神凄凉,百感横集,姑集山水禅悦以自排遣”。这时已入中年,“幸而厌弃世膻,少年毫习扫除将尽矣”,对山水景色的观照和心理体验,远比以前浮华浪游时精细,“然后淡然自适之趣,与无情有致之山水两相得而不厌,故望烟乱之窈穹突兀,听水声之幽闲涵澹,欣欣然沁心入脾,觉世间无物可以胜之”。他的山水游记流畅秀逸,读之者如迎竹林凉风,如坐石涧清泉。《柴紫庵记》云:“兰香石坚,羽飞鳞沉,各有至性。吾一触尘缨,周旋世事,若枳若焚,形神俱困。乍对叠叠之山,湛湛之水,则胸中柴棘若疾风陨箨,春阳泮冰。”《爽籁亭记》写听泉的感受尤其峻爽酣畅:“故予居此数月,无日不听泉二初曦落照往焉,惟长夏亭午,不胜烁也,则暂去之矣;斜风细雨往焉,惟滂沦淋漓,僵盖之松不能蔽也,则暂去之矣;暂去之,而予心皇皇然,若有失也。乃谋之山僧,结茅为亭于泉上,四置轩窗,可坐可卧。亭成而叹日:是骄阳之所不能驱,而猛雨之所不能逐也。与明月而偕来,逐梦寐而不铲,吾今乃得有此泉乎。”
    大段的山水审美心理描写,表现了泉声与吾心相应、喧与静相和的奇趣,山水泉石可以治疗“恼热”心病的奇效,调节心理的特殊功能,对于人的“功德”,也使游记的感染力大大增强了。中年患血疾的小修,在病痛死亡之前,其心态意识发生了激烈的转折。从纵欲到禁欲,从肉体解放到精神自由,从对群体道德反叛到对个体生命的坚守,此种转变,在整个明代具有一种特殊的时代意义。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