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唐代女性诗歌之女性意识研究——文学论文

作者:黄志程来源:《品牌》日期:2015-05-29人气:4768

在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唐代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在这一时期,诗歌创作高度发达、繁荣、兴盛,众多男性诗人各展才情,留下了浩如烟海、脍炙人口的诗作。这一部分诗人和作品熠熠生辉,与其相关的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数不胜数。但是与此同时,受到经济发展、思想宗教、社会风俗等因素的影响,唐代文坛上也涌现出了一批女性诗人,她们凭借女性所特有的敏感和细腻,以自身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为观照,创作出了一批体现唐代女性风格和时代特征的诗作。这些诗作在表现唐朝整体风貌的同时,也寄托了唐代女性诗人独立的精神状态和日渐觉醒的女性意识,值得现代学者深思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唐代女性诗歌创作中女性意识产生的社会背景,然后总结概括了唐代女性诗人女性意识的具体表现,以与后来者提供参考。

第一、唐代女性诗歌创作中女性意识产生的社会背景。

1、唐代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在中国封建时代中,唐代是国力最为强盛的一个时代,它的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政治开明、幅员辽阔、对外开放、思想活跃、文化繁荣。这种盛世局面屡屡见诸诗人的笔端,杜甫就曾经赞叹过:“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同时唐朝的统治者有少数民族的血统,所以中原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缚对他们影响不深。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风气较以往有所开放。尤其是封建时代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即位更是提升了女性的地位。为了给自己的顺利登基造势,她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来提高女性的地位,例如她打破女性不得参与封禅的传统,亲自率领命妇参加封禅典礼;命令文学大儒撰写《列女传》、《古今内苑》等书,肯定女性的作用和价值,提高了女性的家庭地位;任命女性担任近身侍臣等职位,发挥了女性的聪明才干等等。

在婚姻家庭方面,社会风气对于女性的要求也颇有人情味,赋予女性一定的婚姻自主权,如李林甫就让自己的六个女儿在窗后观察来拜访的年轻人,从中选择自己满意的侍奉。“从一而终”的绳索也不再死死地捆绑着女性,改嫁、离婚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连社会上层的女性也屡屡再嫁。同时,唐代女性更注意维护婚姻公平,对于丈夫的花心、不忠诚她们大胆地举起了反抗的大旗,表现出鲜明的自我意识。

在教育方面,唐代女性拥有男性大致相同的受教育权利,她们不仅仅可以像男性一样学习诵读儒家经典,而且也可以写诗作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徐贤妃自从幼年时,便受到父亲的亲自教导,八岁便可写出风传一时的佳作,并因才华出众而受到皇帝的另眼相待。在这种社会风气下,唐代女子学文赋诗,展现出高度的诗情和才艺,为女性意识的觉醒打下了基础。

2、唐代女性诗歌创作的繁盛。

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对于女性的约束减少,女性的活动空间大大地拓展开来,她们得以走出内室参与各种社会、文化、娱乐活动,见闻和视野都有所增强,诗歌创作也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皇室对于文学的重视,也给了女性诗人以展现的舞台和切磋交流的机会,她们在皇帝面前争显才情,不输男性,写出了一批宫廷诗歌。此外,道教的盛行也给了女性结交文人雅士、表现才华的机会。女性在入道之后,可以以求仙访道的名义来远游酬唱,与众多社会名流增答唱和,与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接触到社会生活最真实的一面。在这个过程中,她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社会的不公平和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并为这种不公和差异而抗争,诉诸于笔端,便形成了充满女性意识和进取精神的诗歌。

在《全唐诗》中,女性诗人有一百多位,女性创作的诗歌有六百多首。这些诗歌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表达形式上,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上闪光的一笔,照亮了整个中国文学史。它们是唐代女性诗人独立的思想观念和女性意识的代表和寄托,虽然没有完全摆脱古代女性对于男性的依附特性,但是却大胆地表达了女性诗人对于自由的渴望、对于自我的认识、对于社会不公的抗争、对未来的思索等,从而表现出鲜明而独立的女性意识。

第二、唐代女性诗人女性意识的具体表现。

1、唐代女性的意识的进取性。

由于具备卓越的才能,女性开始不甘于被局限在闺房天地之内,她们开始积极地关心政事,渴望实现政治梦想,建立属于自己的功业。在唐代,无论文治还是武功,女性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唐高祖三女平阳公主散尽家资,组建娘子军,来帮助高祖建立唐朝。安史之乱时,侯四娘、唐四娘、王二娘歃血为盟,加入义军,赴营讨贼,赢得后人赞叹。在文治方面,宫廷中有文德皇后,不仅规范自己的言行、恪守妇德,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发挥正面的政治影响力,辅佐唐太宗开创盛世局面。少有才名的徐贤妃,能够上书劝谏唐太宗息兵罢役,休养生息,爱护民力,表现出对于社稷江山的忧患意识。武则天更是以女性之身登上皇帝的宝座,握住权柄的她发展民生,再续盛世辉煌。此外参与到政治生活的宫廷女性也表现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男尊女卑的思想格局。许多富有才情的女性都得到了皇室的赏识,并被赋予了官职,例如上官婉儿,她文采出众,被武则天提拔培养后成为昭容,积极参与政事,与朝廷官员交好,甚至成为左右政局的力量。还有宋氏姐妹,虽然出身寒门,但因才德杰出,被皇帝任命为女学士等等。无缘参与政事的女性诗人也表现出了社会的责任感,如薛涛,她的诗歌境界高远、气势阔大,表现出对军事、政治的关注。

2、唐代女性在婚姻爱情上的主动性。

一反前代女性对爱情的相思和哀怨,唐代女性诗人对于爱情始终保持着不懈的追求,她们不再遮遮掩掩,惟恐人知,而是大胆表白,敢爱敢恨。古代婚姻本应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在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下,这种伦理观念得到了一定的松动。年轻男女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婚姻自由。如《全唐诗》中记载了越溪杨女就是通过联句的形式,寻觅到了如意郎君,在分别的时刻,她又以联句诗歌来向丈夫告别,充满了浪漫色彩。又如晁采,与邻居茂生青梅竹马,成年后诗歌传情,定下终身,得到了母亲的赞同。《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在对张生一见钟情之后,赋诗增答,大胆追求爱情。其中的典范人物应当非鱼玄机莫属。鱼玄机本是李亿的妾室,因才思敏捷而备受宠爱,为正室李夫人所不容,被迫托身咸宜观。她对于李亿的情深不减,写下了许多情真意切的诗歌,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如“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鸳鸯暖卧沙浦,鹤鹤闲飞橘林。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字字清丽,感情深沉。但是令人惋惜的是,她遇到的是一个胆小鬼,李亿惧内不敢回复,使得她的一腔痴心尽付东流止水。但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停止对于爱情的追寻,对于幸福的追求,她在诗歌中运用典故来表达对于心上人的爱慕,如:“自惭不及鸳鸯侣,犹得双双近钓矶”等等。

3、唐代女性对于生存境遇的抗争性。

尽管唐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社会对于她们的压迫却依然没有消失,她们所处的生存境遇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她们不甘心扮演社会为她们设定好的人生角色、不甘心遵循社会为她们规划好的命运轨迹,对于社会上的不公平和压抑,积极奋起,勇于抗争。她们利用所能利用的一切机会来努力生存困境,努力去把握属于自己的人生,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这种生存困境或者来自于不公平的社会审判,或者来自于不自由的婚姻压迫,或者来自于不合理的社会习俗等等,此时,诗歌不仅是她们抒情言志的工具,更是她们努力挣脱生存困境的重要途径。例如薛涛的《十离诗》。作此诗时,她身为乐籍营妓,身份低贱,任人践踏,毫无人格尊严可言,只能仰人鼻息,寄人篱下。她无意中因为一件琐事得罪了韦皋而被判处流放的重刑,自然感到十分的不满和委屈,希望能够改变被流放的现实。迫于无奈,她写作了《十离诗》,以微小动物和物品自喻,将自己贬低到尘埃里去,抬高对方的地位,把对方比喻为自己依靠和依仗的根本,充满了卑微和乞怜之情,毫无人格和品格可言。这是她在生存困境下不得已做出的选择,并非其本意。薛涛脱离乐籍之后的诗歌,淡泊明志,不卑不亢,体现了文人的傲骨和女性的抗争精神。

【参考文献】

1、向荣.戳破镜像:女性文学的身体写作及其文化想象[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2、李凌.经典的边缘——唐代女诗人生活与创作的两重特质[D].江苏:苏州大学,2005.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jg/11989.html  《品牌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