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运用艺术——艺术论文
电影是一种感官艺术形式,主要是通过声音和图像传递给观众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提到图像就不得不说色彩,色彩的有效和合理运用是电影拍摄的一种特殊技巧,在电影中有其特殊价值和地位。张艺谋对于色彩的独特理解和运用是其电影的一大特色,其所执导的电影中正是由于对于色彩的准确拿捏和大胆使用才送给观众一场又一场视觉盛宴,他总是能够巧妙的把自己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通过色彩完美呈现出来。增强了电影的视觉冲击力,也适应了现代电影发展的潮流趋势和观众的审美心理。从之前的《老井》《一个都不能少》到近期的《英雄》《归来》,影片都是利用色彩把任务和故事情节巧妙而合理的结合起来,使观众通过电影中所呈现的色彩去理解电影的剧情和内涵。
一、用色彩打造的视觉盛宴
在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中,色彩作为一种特殊表达方法和观众审美的独特视角被赋予了更为独立的特质,也时时向观众传达着导演的观念和思想。他所对于色彩的苦心研究和反复试用使其在众多导演中一枝独秀,无论是《红高粱》中为显示难以抑制情欲和突显人物特性的红色,《满城尽带黄金甲》中为展现皇朝傲慢高贵的黄色以及《归来》中彰显年代风韵和特殊时代背景的灰白色等诸多色调都是在增强观影者的感官效果、刺激他们的视觉神经,从而调动和激发观众对于电影的期待和兴趣。曾凭借《现代启示录》、《赤色分子》和《末代皇帝》三次摘得奥斯卡最佳摄影桂冠的意大利摄影师维托里奥·斯托拉罗曾经说:“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或是由于出身于摄影专业特有的色彩敏感度亦或是张艺谋的天性所致,他的电影作品中总是呈献给观众以饱满和近乎夸张的色觉感受。
电影中的色彩,作为一种视觉上的感官体验,其在电影中的表现看似随意,实则是作为一个道具或隐喻与电影故事情节和场景相吻合的一种特殊表达手段,如《满城尽带黄金甲》中亲情、爱情、权力、厮杀混交在一起所呈现出来的白色、黑色、黄色、红色,《归来》中数年未见亲情漠然时出现的灰白色,都是色彩对电影剧情的完美诠释和显现。因此在导演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中色彩不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且是电影中突显人物特性、完善故事情节、美化视觉效果、表达主题思想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色彩对真实生活的反映与记录
色彩在向世人展示美好现实生活的同时,也是人类对现实社会进行客观认知的一种重要手段。色彩属于现实生活的肯定元素之一,人类在通过其对世界进行感知的同时,也促使广大人类对自己的直觉加以信任和确证。然而,色彩运用到电影艺术领域之中,就有着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它能够传递给观赏者一种实在的真实生活的折射与反映。它不但可以彰显出电影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等,而且能够让人们体会到色彩所具有的对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心理的暗示作用等。ƒ
纵览全世界范围内的电影艺术,虽然在色彩的表现方式方面各具特色,但欣赏过之后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真实的社会生活。色彩反应客观现实生活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为人类提供了最为直接的应用条件。例如,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所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这部影片,其故事情节讲述的是通过死亡不断展开的一个爱情故事,影片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展现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故事,主旨是表现死亡与葬礼,色彩以黑白为主。这一部分故事内容其实是我国广大农村安葬风俗传统习惯的真实反映,而黑色与白色这两种色彩而是庄重与纯洁的最好象征,葬礼则是对生命结束的隆重祭奠。第二部分故事展现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爱情,作为生命走向成熟的象征——爱情,如果用色彩加以表达,则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浪漫爱情进行彰显。影片中的母亲在年轻的时候总是一身蓝底白花棉裤配着粉色的棉袄,红色棉袄只在重要场合才会穿,如父亲来母亲家中做客以及母亲在雪地中等待父亲归来的时候等。其实,张艺谋通过红色已经将故事结局暗示了出来,因为我国把红色视为喜庆、节日以及吉祥的象征。同时,张艺谋还将金黄的深秋颜色与隆冬洁白无暇的白雪作为电影的主色调,坝上一望无际的旖旎风光、金黄的树叶、雪白的桦林、碧绿的草地等等,这些色彩全都是为了表现与渲染主人公的爱情。
张艺谋在《我的父亲母亲》中,特别是对父亲送学生回家时母亲为了能够看到父亲的情景表现,红色、金色以及粉色等在白桦林中来回穿梭的情景,将一个少女对浪漫的爱情以及美好未来的憧憬的心情反映的淋漓尽致。电影充分使用了金黄色与白色这两种基础色调,尽管男主角与女主角之间的台词少之又少,但凭借着画面中的音乐与色彩,完全能够将人物的细腻感情与内心活动展露无遗,并能够让观众完全的融入到影片之中,同主人公的兴奋而兴奋,同主人公的悲伤而悲伤,这就是影片中色彩的力量与魅力。④
三、张艺谋对电影色彩的重视和创新
突出的是灵活运用色彩所独有的特性来表达电影的主题、渲染剧情氛围。张艺谋会根据电影剧情需要,让同一种色彩在不同的影片中表达不同的情感,比如《秋菊打官司》中,就是以黑色、灰色和白色作为影片主色调的。黑灰相间的人物服饰以及符合年代背景的灰白色,都是为了呈现质朴的民风和民告官所展现出来的艰辛和无奈及秋菊的坚毅。这些颜色的结合是和影片剧情相呼应的。观众看到这些颜色,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着故事人物的感受甚至是感同身受。而同样的黑色、灰色和白色,在《归来》中,就完全展现出另外一种意境,也是黑灰相间的服饰,同样是符合年代背景的灰白色,在电影《归来》中为我们呈现出来的却是特殊时期小人物的情感纠葛和一份真挚的感情表达。张艺谋非常重视色彩的象征意义和隐喻作用,他根据不同需要运用不同色彩的转换,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领会到电影的主题和深刻内涵。比如电影《活着》,影片前半部分所大量使用的红色,是为了展现出新中国即将到来的欢庆这样一种象征意义。所以影片的前半部分很多场景和事物是红色的。而在影片接下来的部分虽然依然使用大量红色,但此“红色”非彼“红色”,因为此时是处于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故此处的红色更多的是表达对于那个时代的反思这样一种隐喻。
张艺谋对电影色彩的运用还体现在创新上。最为重要的就是是敢于大胆的使用相对比较夸张的色彩。比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通关整片,几乎全部关乎于黄色和红色,就是运用这两种主色调加以调和,使整部影片看起来更为流畅和律动性。《十面埋伏》则是运用竹子的绿色和唯美的风格让观众难以忘怀。《红高粱》中,我们依然记得那样的场景,成熟的高粱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那么富有活力,这种力量不仅代表高粱作为主要食物和家庭收入所带给人们的喜悦,更展现出普通民众在面对外来入侵时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毅力;人们炸毁敌人汽车时的鲜红的血是那样的鼓舞人心,敌人残害我人民时那鲜艳的红又是如此的能激起我们的仇恨和愤怒。⑤
四、总结
电影,作为一门主要通过视角感官来传达思想和主题的艺术形式,它所追求的效果理所当然的是视觉上的美感,一部电影,首先要让观众感觉看着好看、舒服,这种好看和舒服也当然更多的是通过图像来体现。图像是电影的主要视觉呈现,而色彩又是图像的重要体现,所以色彩对于电影的重要性恰如美国知名导演斯皮尔伯格评价电影《英雄》时所说:“让人们不用看字幕都能理解,使颜色成为一种沟通的语言。”张艺谋是一个善于运用色彩表达电影主题的导演,并且用的又是如此完美。当然由于其对于电影色彩的准确把握和运用也为他赢得了荣耀。所以对于张艺谋导演电影中色彩运用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其电影成功的深层次原因,对于推动国产电影的发展也有着特殊意义,尤其是在国际影坛竞争的日益激烈,进口大片冲击国内电影市场的今天,我们应该更清楚的认识到,千篇一律的照搬模仿是没有意义的,国产电影要想赢得好的口碑和市场就必须寻求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就比如张艺谋的电影能用色彩赢得观众的心一样,国产电影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以迎合观众日益苛刻的审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郭萌萌. 解析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艺术[J]. 电影文学. 2010(07)
[2]王晓. 跃动的色彩,彩色的语言——浅析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艺术[J]. 电影文学. 2011(05)
[3]王晓梅,陈晓恒. 用色彩诠释电影——试析中国第五代导演对色彩的运用方式[J]. 电影文学. 2012(12)
[4]何茂燕,罗建国,彭吉象. 浅谈张艺谋电影之色彩与构图艺术[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01)
[5]朱盈帆. 色彩与影像语言的表达——以张艺谋的电影为例 [J]. 色彩与影像语言的表达 ,2012(06)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