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中的男嘉宾形象分析——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
2010年1月15日,江苏卫视一档标榜“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非诚勿扰》开播后,引发各家电视台争办相亲节目。节目中24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的方式来决定男嘉宾的去留,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男生权利”等节目环节来选择自己心仪的对象。《非诚勿扰》不仅带头将感情经过改造、加工、贴上文化的标签公开在电视上售卖,而且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荧屏上男性的形象。
一、置男性于“被看”的地位
在传统的女性主义的视野中,例如劳拉·莫薇的文章《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认为,“好莱坞影片是建立在形成系列的三个基本的‘看’之上的,这三个‘看’都满足了男性潜意识的欲望。首先是在电影摄制环境中摄影机的看;虽然从技术上来讲它是中性的,但从电影摄制者一般都是男性的意义上讲,这种看从根本上说是观淫癖的,并且通常是‘男性的’看。其次是电影叙事中的男性形象的看;这些由一段段连续镜头所组成的形象是为了便于使女性成为他们注视的对象。最后,是观众的看,它摹拟了前两种看。” ①
在《非诚勿扰》中,男女地位被完全地颠覆了,男性被置于“被看”的地位,接受24位女嘉宾甚至全国女性观众的审视。男性在银幕和荧屏上无往而不胜的权力被消解了,而女性则获得前所未有的权力,这种权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舞台的设置
在《非诚勿扰》中我们可以看到24位女嘉宾的位置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圆圈,而男嘉宾则置入圆圈的中心。英国著名的思想家边沁曾经针对监狱改革设计出全景敞视建筑,即“四周是一个环形建筑,中间是一个瞭望塔。瞭望塔有一大圈窗户,对着环形建筑。” ②这种设计当初是为了监视处在环形建筑上的囚犯,要让他们感到权力无处不在,导致“在被囚禁者身上造成一种有意识的和持续的可见状态,从而确保权力的自动发挥作用。” ③《非诚勿扰》中虽然男女嘉宾位置的设定和全景敞视建筑一样,但权力双方却颠倒过来了。
首先,在《非诚勿扰》中,女嘉宾之间是没有阻隔物的而且彼此隔得很近,可以私下交流。有时候节目组还将关系好的女嘉宾,例如双胞胎会安排在相邻的位置。这样,被隔绝和被观察的孤独状态就完全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男嘉宾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舞台中间接受多方的审视。
其次,从位置的高低上我们可以看出24位女嘉宾的位置明显高于男嘉宾,这样的一种高度差使女嘉宾完全可以俯视男嘉宾。
最后,介绍男嘉宾相关情况的VCR放在电视荧屏中间,占幅很大,电视机前的观众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窗口来观察男嘉宾。
2.女性拥有决定权
这个决定权由每位女嘉宾通过灭灯和留灯来实现。
首先,在男嘉宾第一轮亮相后,获得不少于22盏灯决定了他牵手成功之后是否获得爱琴海旅游的机会;其次,整个相亲过程中,都是呈现女问男答的状态,女嘉宾还会经常要求男嘉宾进行才艺展示;此外,绝大多数男嘉宾上场后都会送礼物给女嘉宾,这不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亦是一种“献媚”。
3.从未平静过的男性
男嘉宾在选择心动女生时的急促音乐,和被选择时的心跳声都加剧了男性的紧张感;24对1的谈话模式,让男嘉宾招架不住;唱歌、跳舞、厨艺比拼,让男嘉宾目不暇接;全部灭灯后,全场一片通红,悲壮音乐响起,最后只好垂头丧气、强颜欢笑地在众人面前挥手遗憾离场。
二、节目中的男嘉宾形象分析
为了更好地探寻《非诚勿扰》节目中男嘉宾的男性形象与男性气质,笔者采取了量化的内容分析方法。
《非诚勿扰》每期大概有5位男嘉宾,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男性气质。虽然节目编导在男嘉宾选拔和在节目中的表现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男嘉宾都是普通人而不是演员。他们一些传统的男性形象和气质还是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比一般节目(尤其是电视剧)中的男性更接近现实生活。
排除返场和专场这种特殊情况,笔者选取了其中的四期节目,进行了以下的整理、分析。(表1-表4)
表1:20141227期
嘉宾 基本情况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年龄 |
24岁 |
41岁 |
27岁 |
25岁 |
职业 |
厨师 |
餐吧老板 |
棒球培训公司老板 |
餐厅兼职经理 |
外型 |
正常 |
正常 |
瘦弱 |
高大帅气 |
第一印象亮灯 |
24盏 |
22盏灯 |
18盏 |
24盏 |
才艺展示 |
摆盘、唱歌 |
无 |
七步成诗、拉小提琴 |
无 |
标签 |
憨厚、内向、居家好男人 |
大男子主义、海外背景、吃货 |
有情趣和才气,有文化的健将 |
身高187的外国帅哥 |
是否成功 |
失败 |
成功 |
失败 |
失败 |
表2: 20141214期
嘉宾 基本情况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5号 |
年龄 |
25岁 |
29岁 |
24岁 |
27岁 |
26岁 |
职业 |
未提 |
未提 |
行政总监 |
采购经理 |
银行相关 |
外型 |
正常 |
正常 |
帅气,长腿欧巴 |
胖嘟嘟 |
正常 |
第一印象亮灯 |
23盏 |
24盏灯 |
24盏 |
24盏 |
24盏 |
才艺展示 |
街舞、演戏 |
无 |
现代舞 |
表演按摩 |
无 |
标签 |
朴实,耿直 |
长得善良、憨厚 |
痴情专一,只为某位女嘉宾而来 |
俄罗斯单纯的潮男 |
水控,靠谱 |
是否成功 |
成功 |
失败 |
成功 |
失败 |
成功 |
表3:20141206期
嘉宾 基本情况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5号 |
年龄 |
26岁 |
25岁 |
24岁 |
28岁 |
30岁 |
职业 |
病科室科员 |
销售经理 |
跆拳道教练 |
特色餐厅创始人 |
金融相关 |
外型 |
正常 |
正常 |
高大 |
正常 |
正常 |
第一印象亮灯 |
24盏 |
24盏灯 |
23盏 |
23盏 |
24盏 |
才艺展示 |
B-BOX |
唱歌 |
跆拳道 |
无 |
唱歌 |
标签 |
好玩,嘻哈风格的男生 |
走过弯路,浪子回头 |
喜欢小孩,但举止有些娘炮 |
屡创业屡失败的励志男,二婚 |
呆萌,爱洗手 |
是否成功 |
失败 |
失败 |
成功 |
失败 |
失败 |
表4:20141129期
嘉宾 基本情况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5号 |
年龄 |
29岁 |
27岁 |
25岁 |
25岁 |
25岁 |
职业 |
美容行业培训和营销 |
互联网相关行业 |
餐厅创始人 |
医生 |
砍价师 |
外型 |
正常 |
正常 |
正常,穿着正式 |
正常 |
正常 |
第一印象亮灯 |
22盏 |
24盏灯 |
24盏 |
24盏 |
24盏 |
才艺展示 |
无 |
无 |
厨艺 |
街舞,口技 |
无 |
标签 |
奇葩,任性 |
憨厚、老实的金庸迷 |
成熟稳重的奋斗男 |
随和、爱笑的印度人 |
年少轻狂过,喜欢田馥甄 |
是否成功 |
失败 |
失败 |
成功 |
失败 |
失败 |
由上述统计可知,男嘉宾外形大多普通,偶尔会出现相貌非常出众的男嘉宾(这时候男嘉宾一出场就会引起轰动);19人中,除了1人,其他人第一印象都拥有不少于22盏灯;58%的男嘉宾都进行了才艺展示;成功牵手的概率为32%,失败离场的概率为68%。
(一)统计图表简析
1.“85后”是相亲主力军
从图1年龄柱形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年龄段在25-29岁的男嘉宾人数最多,这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男性刚好成熟,已经具备了结婚的条件。
2.具有相对较多自主创业的男嘉宾
从图2职业柱形图中可以看出,有不少男嘉宾的职业是自主创业。约翰·菲斯克认为,男性特征的产生有三个最重要的文化因素:女性、工作和婚姻。“在男权资本主义社会,工作在形成男性特点的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但工作并不是没有矛盾。对很多(即使不是大多数)男性来说,工作条件不好将使他们受制于工作,让我们没有权利,不得不依赖别人。” ④而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男性纯粹依赖公司老板的问题,而且创业也是男性走向成熟、自主、独立,体现领导力和控制局面能力的一个标志。
3.什么样的男性最受青睐
《非诚勿扰》中男嘉宾展现的气质是各不相同的,如果给他们贴个标签的话,约有“事业男”“文艺男”“经济适用男”“痴情男”和“奇葩男”等等。从成功配对的嘉宾来看,女嘉宾对男性的选择也是不同的。但总的来说,忠厚老实的“经济适用男”对女嘉宾来说最靠谱,成功概率也是最大的。而那种很自我、另类的“奇葩”男嘉宾一般都会被拒绝。
有趣的一点是,那种外貌极佳的“全能男神”也会惨遭失败,理由是太帅了,太优秀了,没有安全感。
(二)男性气质在节目中的展示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在儿童成长初期,男婴是极其依赖母亲的。对母亲的这种依赖使他将父亲视为威胁,潜意识里,他认为女性之所以没有阳具是被阉割的结果。因此,女性的欠缺不断提醒他这种阉割危机,并且造成其焦虑的来源。
莫薇认为,男性潜意识里用两种方法来安抚这种阉割焦虑。“一种加以贬低、处罚,或者在叙事的发展中,由男性来拯救犯罪、有罪的女性角色(如黑色电影、希区柯克的电影)。第二种加诸过度的评价,将之阳物化,奉为偶像般高高在上地加以崇拜。” ⑤
显然,在《非诚勿扰》中,安抚男性焦虑的是第二种方法,男嘉宾“卑躬屈膝”地尽量去“讨好”女嘉宾。但男嘉宾的男性气质还是会有意识地表现出来,介绍男嘉宾个人经历的VCR就是展现男性气质的一个重要工具。
“对男孩来说,枪和机器不仅是他们身体不够强壮的象征性补偿,或者是对他们对女性生殖能力嫉妒的补偿;它们还是男孩获得男性特点的手段。” ⑥因此,在《非诚勿扰》中我们会经常看到男嘉宾开车的镜头。我们都知道男孩子们都有英雄情结,这是因为这些孩子们身体还不够强壮,不能拥有意识形态要求他们具备的权利。《非诚勿扰》VCR中还经常出现男嘉宾运动、健身的镜头,裸露的身体在电视上显得健康、强壮、有力量。
三、节目中其他男性形象的对比
(一)主持人:孟非
“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标识,在电视媒体的内容生产、品牌建立、市场开放以及综合竞争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⑦光头、穿着西服、说话时嘴巴有点歪、人称“孟爷爷”的主持人孟非在《非诚勿扰》中充当着“媒人”“父亲”的角色。
孟非人生阅历丰富,在成为主持人前,他做过搬运工、送水工、印刷工。作为一个主持人,他掌握话语权,控制着整个场面的用语和话轮转换。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成功人士,他有着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见解。他那些充满哲理的话语总能引起观众们的热烈掌声。这样一个父权制的人物站在男嘉宾身边,一方面给男嘉宾造成了无形的压力,另一面也成为了男嘉宾们语塞、紧张、困难时救助的对象。
(二)评委老师:黄磊
《非诚勿扰》的点评老师自乐嘉跳槽、宁财神吸毒后,尝试了许多新的点评老师,如佟大为、刘恺威等,最近选择了黄磊。黄磊一直从事着自己钟爱的演艺事业,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
“在美国,在某种程度上,只有一个完全不害羞的男人,他就是年轻的已婚的白人,生活在北方城市里,异性恋者,新教徒,受过高等教育,全职工作,气色好,健壮、高大,体育上破过记录。每个美国男人都以这些为准则看世界,这可以说是美国的一个共同价值观体系。”这是美国社会对男性气质设立的一个标准。
而在《非诚勿扰》中,黄磊就是这样一个标准化的存在。黄磊年少成名,出演了国内多部著名电视剧,多才多艺且厨艺惊人,拥有一个相爱多年、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妻子,有一个古灵机怪、活泼可爱的女儿多多。自从参加了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后,黄磊就被观众封为“全能暖爸”“人气奶爸”。这样一个标准男性气质的出现,不仅成为了女嘉宾找对象的标准,也成为了男嘉宾男性气质的一个标准。
《非诚勿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男性以往在电视荧屏上的形象与气质,但一些传统的男性形象与气质又不自觉地出现在节目中。而女嘉宾对男性形象的选择,总体相同而略有不同,明显低于标准或高高凌驾于标准之上的都是行不通的。
注释
①林少雄,吴小丽. 影视理论文献导读(电视分册)[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280
②米歇尔·福柯. 规训与惩罚[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24
③米歇尔·福柯. 规训与惩罚[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26
④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M],商务印书馆,2005:298
⑤李台芳. 女性电影理论[M],扬智文化事业公司,1996
⑥约翰·菲斯克. 电视文化[M],商务印书馆,2005:293
⑦胡智峰. 电视节目策划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81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