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生态女性主义视觉下《啊,拓荒者!》中女性与自然的联系

作者:何静姝来源:《芒种》日期:2015-07-10人气:1396

一、生态女性主义的精神内涵

女性生态主义最早产生与20世纪90年代的欧美理论运动,这一理论将视野焦距在更加贴近时代背景和人们现实精神世界,短时间内获得了充分认可。随着女性生态主义被人们的广泛接受,人们已经开始将这一理论引入文学批评领域,以此为视角解读文学创作的合理性和原动力。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的结合产生了女性生态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哲学家凯伦·J·华伦称,在对妇女、有色人种、儿童、穷人的统治秩序当中存在不公正的因素,这些不公正有的来自自然,有的则是认为形成的,庆幸的是人们正在用文学、哲学和政治运动等形式改变这种不公正的状态和情况。女性生态主义就是这一运动中的产物,它的精神内涵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在生态灾害面前妇女的弱势地位特别明显,而这种状况又形成了女性独特的心理感受,在长期的进化当中,女性主义一直处于被忽视地位,这是当下我们不得不反思的。二是构成自然的概念和在其影响下形成的西方意识形态是男性为中心的,即使在女性主义影响力渐强的时代,仍然还是偏向男性的,因此美国批评家彻丽尔·格罗特费尔蒂说:“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自然秩序对女性的威胁是建构女性生态主义的两大基本动力,同时这些内容对我们的发展也形成了特别明显的规律。因此处于这种精神诉求,女性生态主义的诞生可以说给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以生态女性主义建构文学经典的批评立场,以往父权制社会背景下男性生态主义的批评方式遭到质疑,在此引导之下,女性生态主义又一次被引入到文学领域格外受到我们的关注和重视。生态女性主义文本批评的目的是对阅读、写作的干预和修正,改变当时女性和自然的关系被边缘化的残酷现实,这对他们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以女性生态主义立场解读薇拉·凯瑟的《啊,拓荒者》更加能够诠释这部文学经典的本质。

二、对自然与女性的认同

薇拉·凯瑟的童年在美国中西部内布拉斯加州的大草原度过,那里留给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也是她亲近自然,感悟生活的有利条件。她曾说:“记忆中的草原一望无际,它与我的生命早已融为一体,它带给我常人体会不到的生命快感,同时也使我的生命陷入可怕的迷惘,这一切在我的生活和生存状态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在她以这片大草原为背景的“边疆三部曲”中,薇拉·凯瑟满怀深情的向读者传达了生活在这篇大草原的拓荒者们的快乐与悲伤,他们身上的拓荒精神,人性光辉被描写的淋漓尽致。美国著名评论家麦·盖斯马尔曾因这种创作情怀和风格称其为“物质文明过程中精神美的捍卫者”。《啊,拓荒者!》中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主人公亚历山德拉是她众多小说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女性形象,亚历山德拉是瑞典移民,父亲约翰·伯格森满怀激情和理想的来到这片广阔的草原,曾立志要用自己的双手为整个家族创立基业,但是拓荒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极度匮乏你的生产经验一次次的打击这个暮年来人。在不熟悉这里的气候条件下,他们饲养的牛曾经冻死在风雪中,几十头也被猪也因霍乱全部毁于一旦。种植的农作物也经常因自然灾害而颗粒无收,其实这也是其他这一地区拓荒者们面临的真实状况,很多人都因无法忍受这种没有希望的艰难生活而离开。约翰·柏格森在弥留之际嘱托女儿要坚守下去,要用自己的双手继续努力,改变目前的一些。亚历山德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接过了父亲的事业,她面对的是一个非常难以收拾的烂摊子,但是父亲生前却非常相信她能够改变这一切,因为在亚历山德拉身上他看到了她爷爷的影子,意志坚定,思维敏捷。

亚历山德拉接管农场时三个弟弟尚未成年,弟弟们也非常希望离开这个地方,他们看着邻居们纷纷离开,到城市里过更加幸福的生活非常羡慕。亚历山德拉首先说服弟弟们留下,凭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和过人的胆识将几近败落的家庭收拾起来,在这片大草原上开创了自己的天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的日子并不好过,亚历山德拉经历了与父亲同样的恐惧与无奈,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他的信念,最终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将三个弟弟抚养成人,一家过上了殷实的生活。生活中的变故也曾经对她一度造成重大打击,最疼爱的小弟埃米尔因情而死,使亚历山德拉曾经一度陷入崩溃边缘,接着另外两个兄弟也因争夺家产而大打出手,但这一切非但没有使亚历山德拉退缩,反而使他宽厚、善良的内心更具人性光辉,也正是因为如此,自己的爱情也圆满的划上了句号。

薇拉·凯瑟笔下的亚历山德拉对大自然满怀深情,在作者心中,大地和母亲同样伟大,同时小说主人公也具备了这种大地母亲的本质。亚历山德拉热爱土地,对生活的大草原有着超乎寻常的依恋。她对这篇草原的气候、植被、野兽、河流如数家珍,关于草原的一切都在她心里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啊,拓荒者!》书中有一段描写到“获取自这片草原形成以来,还是第一次有人用爱和渴望来面对它,还是第一次有人这样处理自然与人的关系。”对于亚历山德拉来说,这篇草原美丽、富饶、强盛,同时也带给她荣耀,每当傍晚她看到夕阳把草原染得一片红彤时,每当他静静的坐在草原上倾听虫儿的鸣叫时他都无法抑制内心的爱恋。大地的怀抱使他更具女性本质。

三、女性和自然的相知与共

薇拉·凯瑟笔下的亚历山德拉刚进入读者的视野时穿着一件男人的长外套,步履坚定,神采奕奕。飘逸的长发,清澈的眼睛,柔美中不失坚强的个性。亚里沙德拉是美丽的化身,她的美丽就如同身边这一望无际的草原,淳朴、坚毅、心胸宽广,亚历山德拉似乎与这片草原本身有着某种气质的契合。在作者笔下,大自然不是冷酷无情的,相反它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实体,她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她让人敬畏,值得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爱怜。亚历山德拉正是以这种亲近自然的情怀,才获得了这篇土地丰厚的怀抱,这篇草原带给她的是金黄的麦浪和广袤的玉米地。如何经营土地是技术层面的论题,在经营这篇土地之前首先具有什么样的情怀和意念才是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

在亚历山德拉的细心经营下,荒野变成了良田,她向大自然展现了毫不逊色的开拓精神。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视野下,女性与自然的结合所产生的巨大创造了和产生了已经不容置疑。自然是一种伟大的存在,女性对他的尊重、同情和爱怜更是建立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础,因此女性生态主义不但成为批评武器,同时也被薇拉·凯瑟上升为全人类的生存之道。尊重女性、尊重自然是两个相生相伴的理念,同时也是在父权制社会中,男性中心论者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命题。当亚历山德拉的两个兄弟与其发生争执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言论却与这个命题格格不入,他们挖苦亚历山德拉说:“女人就是女人,他们一旦插手正事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听到这话,亚历山德拉的委屈自然一涌而来,但是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他没有发泄,也没有抱怨和不满,而是将发生过的事情详细梳理,向连个弟弟娓娓道来,每当家业遇到危机,她总是凭借自己镇定的品质和精心的设计度过难关,接受伯格森家族的重托时,家境几乎败落,而现在确实殷实小康,事实面前不容辩驳,更为关键的是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她在经营家族事业的同时时刻没有忘记自己三个未成年的弟弟,她用爱和希望保护着他们健康成长,他所履行的责任已经完全超出了一个姐姐的身份,甚至有的连母亲都自愧不如。在邻居们都纷纷搬走的时候她却毅然选择了留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足。

亚历山德拉虽然说服了自己的弟弟,但是他们的言论和思想却真真实实的代表了当时父权社会的主流声音,对女性的蔑视,对自然的压制和对抗正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顽疾,它是造成种种不幸的根源,女性与自然是男性面对的两个最重要的客观自然,与他们的关系处理不当自然会造成发展中的畸形心理和状态。同时这地我们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联系。这与他们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也是更加有效的帮助我们在这种背景下造成严重制约和伤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部小说里,亚历山德莱是一个胜利者,但是他的这种胜利不是来自于对抗和压制,相反他们是来自于不同声音和状态下的生活理想,来自与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这才是我们应当具备的态度,同时也是影响他们之间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于自然的相知与共中,亚历山德拉的确值得自豪,这片草原上的拓荒者们都会告诉你亚历山德拉·柏格森的农场时这里最富有的农场,亚历山德拉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女性。在亚历山德拉的努力下,拓荒者们看到了希望,学会了与自然相处的哲学,他小说中这是亚历山德拉带给身边人的最宝贵财富。同时跳出小说之外,作者薇拉·凯瑟带给我们的也是一笔如何如自然、女性相处的精神财富,这就是生态女性主义。

参考文献:

[1]付文中,乔改梅.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的薇拉·凯瑟《啊,拓荒者!》(英文)[J]. 海外英语.2010(07) 

[2]王静.在荒原中寻找绿洲——对《啊,拓荒者!》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3]王新春,许阳. 女性·自然——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下的《德伯家的苔丝》[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4]司君.象征与女性——评《啊!拓荒者》中的两位女性[J].宜宾学院学报. 2012(03) 

[5]林海英.自然的呼唤,女性的赞歌——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探析《啊,拓荒者!》[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3) 

[6]周丽艳.《啊,拓荒者》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  《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