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的转型
媒介融合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并随着新型媒体的出现而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及应用。将各种传统媒体的功能融合至一处,实现了各种媒介之间的联合发展。最终,通过这种媒介之间的相互融合使得各种资源都得到整合,使得媒介的社会功能和传播功能得到加强。在当前新型媒介相互融合的大背景下,视听媒介的概念逐步出现,并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使得传统的媒介布局被彻底改变,并在新旧媒介之间形成了融合,逐步实现了各媒介功能的一体化,实现了视听效果的转型。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概念转型——“视听媒介”
概念是基于事物内部的本质与原理,对内部特质以及认知范式等进行合理的概括与界定。但是,概念的转型表明事物内部发生了新的变化,并逐步对该认识进行了深化。在新媒介的逐步融合背景下,广播影视与此同时也发生了对应的变革,合理选择对应的概念对融合背景下广播影视的边界进行界定与提升尤为重要,当前可以选择文化、信息、传播、媒介等概念进行描述和界定。其中“文化”属于一个相对复杂、层次性丰富的概念。而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是并列于政治、经济等社会子系统的文化体系,包括社会所形成的思想意识及其对应的制度体系、组织架构等,重在社会以及人的精神内涵。而信息则是指将存在的随机性事物予以消除的东西,根据载体类型的不同,信息主要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几类。而媒介则是对信息进行传播的技术与设备,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背景下,具体又指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价值转型
1、 经济价值的转型
当前,视听文化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经济力量成分,已经对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产生了对应的影响。而广播影视是视听文化的基本构成部分,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在经济利益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了视听文化发展的基础。而只有在对应的经济保障基础上才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广播影视作为视听文化的基本构成部分,能够获得极为重要的经济价值。例如,美国的广播影视极为有名,虽然其每年的电影产量不到世界电影总产量的10%,但是其电影票房的总收入却占到世界电影总票房收入的70%,美国每年已经从广播影视产业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在国内,视听媒体的发展已经直接促进了我国GDP总量的增加,而且在整个GDP中的比重中迅速增加,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有效的带动作用。
2、文化价值的转型
视听已经成为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文化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形式,所有的社会主体通过各种丰富的视听媒介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传播对应的信息。在当前信息网络背景下,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文化表现形式,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文化信息的受众面得到迅速扩张,更多的人愿意接受该种文化,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作为文化传播的基本载体,视听已经成为了一种通用的国际语言,能够实现世界各地之间文化的相互交流。在广播影视行业,利用视听媒介能够使得文化更具活力,更加贴近生活,从而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增加了文化信息在社会的影响力,更有利于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实现文化产业的革新。
3、 人文价值的转型
现代社会发展是要求基于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通过利用不同的视听媒介应用与推广,能够实现文化的相互交流和传播,从而满足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与此同时,视听媒介的发展是基于人的实际需求为依据的,利用多种视听媒介的相互融合能够有效地提升视听文化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信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融合所形成的新的视听媒介已经成为了一种相对便捷的社交媒介,公众通过该种社交媒介完成个体间的相互交往。另外,媒介融合背景下多种视听传播方式也使得社会交往过程中公民的素养得到提升,交际范围得到扩充,从而实现了整个人文氛围的提升。
三、传播模式的转型
基于信息网络的传播模式是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在当前新型的传播模式下,由于信息的受众角色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固有角色之间逐步融合、模糊,受众角色开始融合了媒介信息参与者、信息创造者、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于一身,逐步形成了新的信息角色——“产消者”。
社交媒介的发展与融合也有效地推动了现实社会与互联网之间的相互交融。利用互联网受众能够完成自身的自主社会化进程,使得其视听信息文化的消费习惯逐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逐步对互联网产生深度依赖。
所以,基于受众之间相互互动、共同参与与自由平等理念的网络传播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前最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同时,传统的一对多的信息传播模式虽然依然存在,但是其在整个信息传播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会迅速降低。基于上述理由,既有的广播影视业务与处理流程必须进行对应的调整,使得相关的广播影视单位能够逐步适应新媒介的发展格局。其中,视听变革的主要方向包括:① 视听内容从专业化向社会化的方向转型;②视听播出组织从传统的电台与电视台向信息平台的方向转型,逐步形成满足媒介融合的新型信息组织机构;③视听终端从单一固定式终端逐步走向移动的智能化终端。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