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青春成长主题

作者:李薇,马卉来源:《芒种》日期:2015-09-11人气:4373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一个16岁少年的口吻,将青春成长中困惑与迷茫的主题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其中可归类为两个方面,一为与成人世界格格不入的困惑,二为与孩童世界渐离渐远的迷惘。这两个处境可以说是每一个人青葱岁月的真实写照,我们总是在“不理解大人”和“不想长大”的烦恼中慢慢地成长为大人,慢慢地经历人生的风雨。

1.青春成长中的困惑——无法融入的成人世界

1.1虚假的成人世界

    霍尔顿生活的年代为二战后,此时美国的经济发展较快,而伴随经济发展的是人们价值观的转变,传统的价值观受到挑战,政府在对内、对外上也出现相应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部分人继续过着太平的日子,浑浑噩噩,而有少部分人,则对这虚假的社会感到不满,厌烦世俗的虚伪与丑陋,不愿意浑浑噩噩地过,但又无法改变现实,因此只能消极地反抗,以“破罐子破摔”的方式来发泄对世俗的不满与不屑。霍尔顿正是这一类人代表,其16岁,是一名中学生,生活在中产阶级家庭,有一颗追求美好事物的童心,想像儿童一样永远纯洁善良,他想象的世界简单而快乐,即在一大片麦田里,有许多小孩子在无忧无虑地奔跑,这片麦田没有烦恼,也没有虚假,有的只是孩子们的笑声,但霍尔顿生活的世界尤其是成人世界,却到处都充满着丑陋、欺骗、野蛮与虚伪。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人物,也只是道貌岸然,处心积虑讨好富裕的学生,虚假自私,而老师也是愚钝无知、沉闷古板,同学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有的只是拉帮结派,这样一个虚假的世俗环境,让霍尔顿无法融入其中,其烦腻了学校里的一切,不屑于老师与学生行为,孤独、悲愤地存在于这虚假世界的边缘。

1.2缺乏关爱的成人世界

    霍尔顿想象的世界是充满孩子们的欢笑声,是简单纯碎的快乐,但是他生活的世界里缺少的恰恰是这让人暖心的“欢笑声”。霍尔顿有一个“倒霉的童年”,他有一个可爱活泼的弟弟,而且深爱着自己的弟弟,但弟弟却不幸夭折了,悲痛中的霍尔顿愤怒地打碎了汽车上的玻璃,而这时的大人们,不去关注霍尔顿内心的痛苦,未能用关爱的态度去对待他所表现出来的反常行为,相反的,大人们却把他当成一个精神有问题的人来对待,要送他去做精神分析。弟弟的离去给霍尔顿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大人们对自己的不理解更让霍尔顿感无奈与绝望,让霍尔顿开始厌恶这个世界。作为父母,除了关注子女的生活学习外,还应关注子女的心理发展,多倾听子女的心声,而霍尔顿的父母,却完全忽视了与霍尔顿的心灵交流。对霍尔顿的叛逆,霍尔顿的父母未能及时与其进行沟通与交流,这让霍尔顿觉得失望与无助[1]。这一切都让霍尔顿感到无比的失望与无奈,因此其对成人世界充满了厌恶,想逃离这个与自己格格不入的成人世界。

1.3对成人世界的绝望

    在霍尔顿眼里,成人世界是卑劣的,在成人世界里,到处弥漫着自私、势力、实利的市侩习气,传统追求高尚理想的风气,已经被物质至上的享受主义替代,城市里到处充分着虚假、势力、空虚的气息。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追求物质享受,人们一致“认为汽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宝贝”,所以当霍尔顿因为弟弟的离去而伤心地打碎汽车上的玻璃时,大人们首先关注的不是霍尔顿内心的伤痛,而是汽车上的伤痕,看到汽车上伤痕,他们“心疼得要命”,认为霍尔顿精神有问题,要送他去做精神分析[2]。连孩子读书的目的也是为以后能买得起汽车,这种赤裸裸的物质至上主义与霍尔顿内心深处的那片简单、快乐、真实的孩童世界相差甚远,因此让他深感厌恶,他宁愿要一匹通人性的马,也不愿要汽车那“混账的东西”。成人世界除了虚伪、势力外,还充满着死亡、残暴等各种摧残霍尔顿神经的因素,而弟弟的死亡、同学詹姆士·凯瑟尔的自杀,更给霍尔顿幼小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冲击。霍尔顿眼中的成人世界,是没有关爱、没有理想、没有快乐的世界,是一个让人绝望、窒息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美好的东西会破灭,他对成人世界彻底绝望,因此不屑于大人的各种说法,独孤、高傲地过着“破罐子破摔”的生活。

2.青春成长中的迷惘——无法挽留的孩童世界

2.1孩童世界里的温暖

    霍尔顿虽然已经16岁,是一名中学生了,但他对孩童世界有着深深的眷恋,这其中的原因离不了霍尔顿的妹妹——菲苾。菲苾给予霍尔顿从未有的关爱与温暖,在霍尔顿眼里,菲苾代表着纯洁和善良,她简单而快乐,这是霍尔顿在成人世界里无法找到的。对霍尔顿而言,菲苾不仅仅是他的妹妹,更是他灵魂的挚友,只有在菲苾面前,霍尔顿的内心才会安静、温暖,而这种安静与温暖,霍尔顿只有在孩童世界才能找到[3]。当菲苾得知霍尔顿即将放弃学业而去西部谋生时,她毅然地选择同行,用行动来表达她对哥哥的关心与理解。菲苾的关心与理解,让霍尔顿看到了孩童世界的温暖、纯真与快乐,这让他更加地厌恶虚假的成人世界,但他的生活已经纳入了成人世界的轨道,孩童世界只是一个无法挽留的美好梦想。

2.2对孩童世界的眷恋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中,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霍尔顿对孩童世界的眷恋:

    第一,对逝去弟弟的无法忘怀。在霍尔顿的眼里,他有一个“倒霉的童年”,他深爱的弟弟艾里因为白血病去世,霍尔顿不愿相信这个事实,之后他虽然逐渐长大,成为一名中学生,但他对艾里的思念却从未断过。当菲苾问霍尔顿喜欢什么时,霍尔顿毫不犹豫地说喜欢艾里,艾里与菲苾是霍尔顿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甚至胜过于父母。艾里的生命终结于童年时代,也是霍尔顿认为的最美好的年华,因此他在霍尔顿心里留下了非常完美的印象,是霍尔顿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记忆。霍尔顿对逝去弟弟的无法忘怀,可以折射出其对孩童世界的深深眷恋,

    第二,对变化与现实的抗拒。在霍尔顿的眼里,只有孩童世界是最纯真、最美好的,因此他不愿意看到变化,对悄悄到来的成人世界有着非常强烈的抗拒心理。他希望自己能守护住这个纯真、简单而快乐的世界,不让它发生变化或遭到破坏,因此他并不愿意去参观博物馆,他认为一旦踏进博物馆,博物馆里所贮存的东西都将遭到现实世界的冲击,甚至会有所变化[4]。霍尔顿对变化与现实的抗拒,可以看出其对孩童世界的无比喜欢以及深深的眷恋。

2.3做孩童世界的守护者

    霍尔顿眷恋孩童世界,想让孩童世界里的纯真、快乐永驻人间,他告诉菲苾,自己的梦想是当一名“守望者”,守望着一片充满温馨、充满欢乐的麦田,麦田里有成千上万的小孩,他们在麦田里奔跑,在麦田里欢呼,在麦田里歌唱,麦田里除了他之外,没有一个大人,这个世界没有家长和老师的束缚,没有成人世界的虚假与势利,有的只是孩子们的纯真与快乐[5]。霍尔顿是这片麦田里唯一的大人,也是这片麦田的守望者,他的职责是站在悬崖边守望,防止有小孩朝悬崖跑去。在霍尔顿的梦想里,麦田象是纯真、无忧无虑、简单快乐的孩童世界的象征,而悬崖之外则为虚假、势利、世俗的成人世界,悬崖边则为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分水岭,霍尔顿希望能站在悬崖边,止住每一个要坠入成人虚假世界里的小孩。现实的虚假、残酷,梦想的遥不可及,都让霍尔顿感到苦恼与困惑,他不愿意融入到虚假的成人世界中,但有不得不接受成长的事实,对此他想选择逃离,想去西部谋生。

3.结束语

    霍尔顿青春成长中的困惑与迷惘不仅仅存在于书中,也存在于千千万万成长中的青少年中。对成人世界的抗拒以及对孩童世界的眷恋,几乎都存在于每一个成长中的青少年,此时青少年的心理出现较大的变化,家长与教师需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