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作品中人物戏剧性分析
艺术与生活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一个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戏剧性,是艺术在文学中的直接体现,其与人物形象的现实性共同组成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使人物更饱满更立体。下面就通过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一下《哈姆雷特》作品中人物的戏剧性。
3.1人物性格夸张分裂——以波洛涅斯为例
戏剧中的人物性格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有所不同,作者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有时会采取一定的夸张和演绎,莎士比亚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也沿用了这一手法,下面就以波洛涅斯为例进行一下人物性格的分析。
3.1.1狡猾与愚蠢共存
波洛涅斯是《哈姆雷特》中的一个辅助人物,其是王宫中的大臣,但其却缺少了一个大臣应有的气节和忠义,是一个不折不扣,趋炎附势的小人。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表面上将波洛涅斯营造成一个狡猾,多变的奸臣,通过其阻止其女儿和哈姆雷特相恋及其对哈姆雷特的打压,展示出其人性中贪婪,冷漠的一面。同时其又是愚蠢的,这种愚蠢看似与其表面表现出的奸猾背道而驰,实际上这才是他的真实本质,为了从其儿子口中得到关于哈姆雷特的消息,其不惜以牺牲儿子名誉为代价,但真正施行其来其又显示出诸多的顾虑,这凸显出他思想上的愚蠢性。通过对这一人物进行分析,人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莎士比亚所要表达的含义,既阴险狡诈阿谀奉承的人都是愚蠢的,这使波洛涅斯的整个人物形象充满矛盾,又归于统一。
3.2人物性格复杂多变反复无常——以葛特露为例
戏剧中的人物往往都是具有鲜明个性的,单一的人物性格很难将人物全面的展现出来,因此在莎士比亚的笔下,人物的性格大都复杂多变且反复无常,下面就以葛特露为例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
3.2.1徘徊在是非边缘,正义邪恶之间
葛特璐是前国王的妻子,哈姆雷特的母亲,本应洁身自好,母仪天下的她,却在前国王死后嫁给了新国王克劳迪思,通过对故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葛特璐这个人物从始至终内心都充满着矛盾,纠结于情欲与理智之间的拉扯。在其内心世界中是非观念在逐步的模糊,其经常徘徊在是非之间,无从选择。一面是自己的新任丈夫一面自己的儿子,葛特璐的心一直在正义与邪恶之间游走,这些内心的不安定因素,折射到其性格上,就造成了其性格上复杂多变,反复无常的特点。最终在作者的笔下其以一杯毒酒结束了自己纠结反复的一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