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融背景下关于播音教学的思考
在当前媒体融合大环境下,新媒体蓬勃发展,大量网络自制节目崭露头角;传统的广播电视也在保持原有优势基础上,不断利用新媒体手段紧跟时代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播音教学应该如何调整,才能培养出更适合这个时代的播音主持人才呢?本文结合播音主持艺术学、语言学、传播学的相关知识,对媒融背景下的播音教学提出自己的思考。
媒体融合;新媒体;播音教学
一、引言
早在几年前,所有的传统媒体人都已经有所察觉,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冲击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传统媒体要想在当下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寻求自身与互联网最有益的结合方式,共同发展,而这一切如今已经成为了现实。
网络自制节目并不是这两年才产生的新兴事物,但这两年网络自制节目的发展着实给传统媒体的节目生产者敲响了警钟。在新兴媒体蓬勃发展的势头下,传统媒体也在使劲浑身解数不断适应新的变化。然而最近央视主持人的“离职潮”,让许多传统媒体人内心不安,也引发教育工作者们的思考,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播音员主持人?播音教育方面做出哪些改变?
二、 当前媒体大环境
(一) 新兴媒体节目日益丰富,影响力扩大
相对于电视媒体来讲,网络媒体平台更加自由、开放和包容,“下限”更低,所以做节目也更能放得开,再加上极强的实时互动性为受众与节目互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014年末,由爱奇艺网站自制的综艺节目《奇葩说》问世,开播之后引起巨大反响,单期节目的播放量也迅速突破千万,短时间内便追上了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的佼佼者《快乐大本营》,成为业内一档不可忽视的新节目,并得到叫好声一片,可以说为网络节目打了一针“强心剂”。我们粗略看一些这些网络媒体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近几年可以说是新兴媒体蓬勃发展的黄金期。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我国视频网站自制节目最早起源于2006年。2006年,搜狐视频开播《大鹏嘚吧嘚》,开创了中国第一档网络自制视频节目,2012年,搜狐视频与湖南卫视合作并筹备多时的自制栏目《向上吧,少年!》开播。该栏目综合资源投入过亿,开创了视频行业大规模大投入自制节目的先河。百度旗下的爱奇艺于2010年4月22日上线, 2013年5月7日百度收购PPS视频业务,并与爱奇艺进行合并。爱奇艺至上线以来,便以自制节目为主打,开创大量自制节目,节目内容涵盖综艺、时尚、音乐、娱乐、美食等多个领域。目前的王牌栏目有《娱乐大事件》《爱够了没》《浪漫满车》《美人心计》《电视剧有戏》《街拍瞬间》《时尚爆米花》《娱乐猛回头》《环球影讯》《健康相对论》《音乐不要停》《综艺大嘴巴》《以德服人》《健康相对论》《吃货掌门人》等。除此之外,凤凰视频、乐视网、土豆网、腾讯网等等,几乎国内所有的视频网络都有自己的视频节目,视频网络自制节目产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二) 传统媒体保持原有优势,不断拓展新领域
首先传统媒体经过常年积累所拥有的品牌公信力,是其他新兴媒体无法比拟的,更容易产生具有影响力的节目。而且广播电视的普及率高,也更符合中国地域广阔,农村人口众多的国情,应该说广大的农民朋友是传统媒体受众的主力军。除此之外,制作播出规模化、系统化、质量精良依然是传统媒体的优势。虽然现在新媒体节目的制作水准在不断提高,但始终无法与具有更多资源以及更多节目制作经验的传统媒体相比。
其次,传统媒体也在借助新媒体手段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如:微信公众号、微信摇一摇、微博雷达、微博留言等等。如在2014年金鹰奖颁奖典礼湖南卫视就用了弹幕,观众的感受可以即时出现在播出的电视屏幕上,当主持人采访奥运跳水冠军劳丽诗,讲述其辞掉公职,专职当上淘宝店主的心路历程时,观众的留言在弹幕上飘过:“弾弹弹,弹走鱼尾纹,会上弹幕吗”,“跳水拿冠军,开淘宝也这么成功,真厉害!”弹幕的使用让大家在收看颁奖典礼的同时实时参与,体验高科技带来的乐趣。
(三) 央视“离职潮”带来的思考
继崔永元、李咏、白燕升、柴静、刘建宏离开央视后,近期一又波主持人的离职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媒体相继爆出:张泉灵、李小萌、申方剑、郎永淳辞职离开央视。对于这些人的离职广大受众除了惋惜,不舍,更多的是关注他们去了哪里,为什么离开?当然也让广大的播音专业毕业生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当前大环境正在发生着变化,以往众人心中的“香饽饽”,现在有人主动不要了!他们该何去何从?播音教育者们开始思考,该做出哪些改变来适应这个大局势的变化呢?
三、媒体融合新局面给播音主持教育带来的启示
(一)播音语态的改变
“‘播音语态’,就是播音员基于对节目定位、性质与文稿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传播目的和把传播效果最大化而采取的说话态度和表达方式,也就是语言表达的样态。这是一个从内在心理层面到外在表现形式的运动过程。”为什么同样意思的话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表达出来感觉不一样。我们从“奇葩说”第一季开场三人可见一斑:“奇葩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思想就是武器,能说就是火力,脱下虚伪假面好好说话!为了撕去人性虚伪的面具,为了颠覆既有观念的枷锁,我们就是传说当中的马晓康!”包括网上总结奇葩说的一些经典语录,像“当你发现备胎不够的时候 抬头仰望星空 发现天上有云备胎”,“当你见到美女内心小鹿乱撞的时候,那些禽兽已经乱撞小鹿很多次了”,这些语言表达灵活、新颖、大胆,又符合现代人思想新潮、节奏快的生活习惯,所以一出现就被广大网友广泛传播。我们在播音教学中是不是也应该有这方面的训练,让大家在语言序列,表达习惯,说话态度,表达方式更加的符合现代人的需求,更加的亲民、“接地气”。
(二)播音员主持人从传播者变成影响者、倡导者
其实纵观近几年比较火的节目我们不难发现,播音员主持人的身份正在发生改变,广播电视多年来形成的传播模式是“我播你听”;网络、手机微信、微博等互动手段的发展,把节目制作方拉下神坛,现在的模式可能是“你说我说大家说”,说的不好观众还不陪你玩了。播音员主持人这种身份的转变,在我们的教育中是否也应该有所体现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在教学中多多增加“你是谁”“对谁说”的相关练习,让学生清晰的把握身份,说合适的话做出色的主持人。
(三)传播分众化更加明显,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传媒产业的突飞猛进,加速了新媒体的“平民化”。受众在“碎片化”背景下开始重新聚合,拥有相似生活形态的受众逐渐聚集,形成分众群体。他们对新媒体的趋向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同时,新媒体的发展又加速了“分众化”趋势。”①据了解,随着传播分众化更加明显,相应的主持人专业细分化也不可避免,目前游戏类主持人都已经细分为不同类别,单一的主持专业已经不能满足分众市场的需求。在教学中如何将这种差异化融入专业学习是重中之重,学校可以开设特长辅修课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
(四) 新媒体技术与教学相结合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各种录音软件、配音软件、视频制作APP、手机直播APP已经不是新鲜事物,媒体工作者们也开始使用手机新媒体软件来完成工作:制作视频,直播连线等等,新媒体技术已经非常完美地融入节目,甚至已经成了节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将这些新技术运用到课堂上,如将口语作业发到网上接受广大网友的检阅,老师也在网络上点评作业,利用手机直播APP进行外景报道等等。新技术使用常态化,让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中熟练掌握,这样不仅很好地提升学习效果,也为日后学生们毕业投入一线工作做好准备。
四、结语
在这样一个风云变幻的传媒大变局中,新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异军突起,传统媒体不断创新以立于不败之地,媒体人有恐慌、有憧憬……作为培养播音人才的播音主持院校更应该审时度势,把握方向,有所“变”与“不变”。坚守播音主持教育固有专业优势,在传播中把握身份变化、语态变化,结合新技术革新教学手段,紧跟时代发展,培养高素质、有特点、懂技术、善传播的播音主持人才。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