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消息的写作要求与形容词的本质

作者:叶典来源:《视听》日期:2016-03-07人气:1369

    就狭义的新闻概念来讲,新闻即消息,其本质是信息。而信息的传递则在于消除人们对事实的不确定性。童兵教授认为,“新闻传播是在传播的客观规律支配下传授双方的有机运动过程。双方都必须遵循必要的规则,而这些规则,是由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提出并受这些要求限制的。其基本要求有五个,即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快捷。”①在笔者看来,就消息的写作层面来讲,由名词、动词、数词等词汇构成的事实已经可以满足消息传播所要求的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和简洁性,而形容词则具有使消息的可读性、趣味性、人情味正向加强的作用。换句话说,形容词具有一种附加值的作用。 

    消息所描述的类别,一个是人,一个是事物。人物消息的写作如果能合适地使用形容词,着力于细节刻画,则有助于主题的深化,从更深层次的精神层面把握人物风貌。1985年新华社《中国人的骄傲——“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对袁隆平的外貌这样描述:“这位声震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皮肤黝黑,头发花白,古铜色的面庞上印着道道深纹,显得与他59岁的年龄不大相称。记者见到他时,他穿着一件浅色短袖衬衫,露出粗黑的脖子,看上去根本不像一位满腹经纶的大专家,而言谈举止倒更像一个淳朴憨厚的庄稼汉。”②“黝黑”“花白”“古铜色”“粗黑”“淳朴憨厚”这些普通的形容词,既客观又深刻地反映出袁隆平为了科学勇于奉献的无畏精神。

    而描写事物的消息,若形容词使用得当,则可以达到一种意境美,带给人一种美妙的阅读体验。1987年《湖北日报》的报道《武汉大学举行闻一多铜像揭幕仪式》在导语中将形容词使用得淋漓尽致:“昨天,晶莹似雪的樱花,给闻一多铜像揭幕式增加了肃穆庄重的氛围,当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揭开铜像上覆盖的红绸以后,闻先生刚毅深情的目光又投向了他曾执教的武大校园。”消息中“晶莹似雪”“肃穆庄重”“刚毅深情”等形容词,使场面带入感极强。

    其实,对形容词使用与否的争论,仅就形容词的功能与使用来讲似乎很难说清孰是孰非。但从消息传播的效果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客观主义所奉行的写作要求与感情化的语句构成之间的区别在哪里。消息作用于受众的结果,可以划分为四个层面,分别是信息传递、激起情感、态度的加强或改变以及行为影响。就一条消息而言,信息传递是其最基本的要求。而形容词的使用,不论是恰当的或不恰当的、客观的或不客观,都能够直接作用于传播效果当中的情感层面。相较于花费心思隐藏记者本人的情感,使用形容词则是一种能直接激起受众情感反应的手段,也是记者个人感受溢散的强烈表现形式。

    所以说,在叙述性的语段中恰当使用形容词,非但不会削弱消息本身的新闻价值,相反可以将其影响的层面更深一步;非但不会显得主观狭隘,相反可以准确、生动、简洁地表达出人、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非但不会削弱新闻本身的全面性、公正性、简洁性,相反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强新闻的趣味性与可读性。那么,恰当地使用形容词需要注意什么呢?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视听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