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的变化之美-文学论文
由实到虚。上阕写景中,从开头的“北国风光”到“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十句都是描写眼前北方壮丽的雪景,是实景,这里词人先从大处落笔,“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概括描写了北国的雪景,把读者引入到了一个壮阔雄奇、玉砌银妆的美妙境界,接着用一个“望”引领下面七句,词人用生花的妙笔尽情地描绘,使北国壮丽的雪景更加形象具体,表现了词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写到这儿,眼前的景色已经描绘得淋漓尽致,然而词人意犹未尽,发挥出丰富独特的想像,以充满浪漫主义的笔调劈出奇境“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完全是词人通过主观想象将自然景象人格化的写法,把人们引入到一个更美更辉煌的境界里去。
实中见虚。在实写北方壮丽的雪景时,词人将眼前实景和联翩浮想交织起来。开头三句,词人登高望远,视野开阔,并在想象之中扩展视觉形象,使视线远达千万里,形成了广阔的意境,显示了宏大的气魄。在接下来的“望”字所领美景中,既有实在的视觉观感,又带有很大的想象成分,尤其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三句想象奇特而又美好,写出了北方冰雪世界中群山与高原形象的雄伟,并赋予它们生命灵性和顽强的性格,使人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
二、动静结合
在概括描写北方雪景中,“冰封”,是静态,一个“封”字显得舞姿轻盈,这一静一动,静穆而又生动,勾画出严冬的威猛雄奇。“望”中所见,有静有动。“静”写如写“长城”、“大河”,动写如写“群山”、“高原”。“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在“舞”在“驰”,这样赋予静止的群山和高原以动态美,凸显了大自然的生气勃勃、生动活跃。三、刚柔相济《沁园春“雪》这首词的整个风格是雄浑壮伟,形成一种大开大合、波澜起伏的艺术特点,表现出一种至大至刚的气概之美、阳刚之美,但也不乏柔美、娇美,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一对偶句就是刚柔之美
的最佳结合,前者舒展柔美,后者奔腾壮丽,引发读者丰富而又美好的联想。更能体现柔美的是“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一句,红日当空,阳光映雪,既纯洁素雅,又富丽热情,真是多姿多彩,娇艳动人。
四、时空跳跃
上阕写景,纵横千万里。“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人大笔挥洒,总括了大半个中国的严冬雪景。“千里”、“万里”承“北国”二字,从地下天上交错展开,极写范围之广。在“望”字所领之景中,空间的变化更是多姿多彩。有南北纵横,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为一片茫茫无边的积雪;有东西环顾,如“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一派寒威凛凛的坚冰;有上下远眺,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雪天云低,山天相接。这七句,大笔如椽,写尽了东西、南北、上下、内外,笔力千钧。
下阕论史,与上阕博大的空间相照应,写出了浩瀚的时空,纵贯几千年,通览中华文明史,把表面上看来似无逻辑的人、事串连起来,组成一幅壮丽的历史长卷,随着时间的流逝,历代英雄人物、统治者被滚滚的历史洪流席卷而去。
五、词语变换
词语的变化之美,是《沁园春^雪》的一大特色。为了避免词语的单调重复、呆板无味,词人有意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使词语富于变化,从而提高表达效果。如上阕中的‘‘望”禾口‘‘看”,下阕中的“略输”和“稍逊”,都是同义词,词人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述,既避免了字面的重复,使行文富于变化,又给读者以清新活泼的感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