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让创新走进中职数学课堂

作者:吴键静来源:原创日期:2012-12-20人气:1486
 一、创设良好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人生来就好奇,好探索,求知求新是人类的本性,创新是一个人无生具有的心理意识和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创新需要.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教学环境.良好的课堂氛围是点燃学生创新心理需要的火种,是激发学生创新活力的重要外部力量.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数学趣事和趣味数学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如在讲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时,可介绍高斯计算1+2+3+…+100=5050及印度国王与国际象棋发明人西萨的趣事;在讲不等式时,可举一些趣味数学的例子,像“严冬松柏树,斑鸠夜来住.每树卧三只,五只无去处.每树卧五只,空了一棵树.问鸠、树各几数?”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又能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数学知识.
二、注重质疑问题,鼓励大胆创新
创新素质中最基本的态度之一是质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不会提出问题就意味着不会创造,因为任何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现代课堂教学要以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灵魂,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解疑,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由于学生缺乏经验,常会提出一些超乎寻常甚至是错误的想法,这时教师千万不能“一棍子打死”,教师要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并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学生提问、小组竞赛、课堂辩论等方法“设疑问”,把抽象的知识与生动的问题情景联系起来,形成悬念,置其于积极的疑境之中.
三、改革教学方法,激发踊跃创新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采用的工作方法和手段,而长期以来,老师已习惯于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模式教学,无论是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还是进行教学活动,自觉和不自觉地总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的知识目标上,而忽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提出,学生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强调了方法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创新教育目的就在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创新观念,重视创新思维方法的训练.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使学生学会创造”这一中心,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变“输”为“导”,变“主”为“副”,敢当配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四、注重活动训练,倡导实践创新
活动是形成创新技能的载体,离开活动与实践,创新教育就无从谈起.学生是实践的主体,创新源于实践,创新源于应用,实践创新思想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课堂教学中通过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赋予创新具体的内容.如在教学中让学生亲手制作几何模型,得出相应结论,这样既提高了操作能力,又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还可成立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得出结论,以此来拓宽学生的创造空间.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对于问题,教师要引而不发,让学生自由遐想,自主思考,时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给学生以实践自己创新想法的机会和时间,并认识这一创新的成功与不足,时而根据问题,指引探索方向,让学生及时调整思维方向,使创新探索持续不断.
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发人的创造潜能,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的最基本的途径,重视课堂的创新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希望.数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在数学教学这片沃土上培育出绚丽的创新教育之花,结出丰硕的素质教育之果.
【参考文献】
[1]兴旺主编.创新教学探索全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唐芬.数学教学理论选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董林伟.当前数学教学值得关注的几个观念问题.中国数学教育,2008(9).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