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督导的诗意-当代教育科学
海德格尔曾说人是诗意地栖息于大地之上的,换言之诗意才是人存在具有意义的标识。如果没有了诗意,人的生命性存在不过是简单且短暂的自然现象。可忙忙碌碌却毫无诗意地存在竟是大多数人的常态。课堂教学督导的诗意,是教育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诗意栖居的产物,意味着教学督导的自然、优雅、浪漫,以及督、教、学共同追寻的理想。
自然,是一切文明发展的初始源泉,人的行动都可以从这个初始的自然中去寻找依据。庄子早在《逍遥游》中就阐述了天人本是合一的,由于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自然本性,必须要打碎这些附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解放出来,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种思想折射到教学督导上,即整个督导过程要摆脱技术主义的束缚,走向诗意的殿堂。通过艺术元素的加入,摆脱对功利的顶礼膜拜,用一种美学的鉴赏态度真实可信地反应教师有效教学的实际,并将督导工作变成一种课堂教学美创造的途径与手段,最终使得督导与教学处于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即“有推动而无强制,有督促而无急躁,有差异而无冲突,思维与情感绵绵流动,教师和学生相生相容”。[3]
优雅,作为教学过程的品质,是骨子里的文明。但在某些空间里,教学是粗糙的,督导更是功利与粗俗的。满课堂的生命,却缺少活力,以至于人们不得不呼唤着“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满校园的条条框框,却无法营造出美的氛围,以至于人们抱怨教育的堕落。赤裸的利益,机械的应试,残存的分数把原本鲜活的生命变得惨淡无光。在这些惯习之中,学校使出浑身解数,不断更新设备,不断完善制度,不断追求高端技术,只为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可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除了分数的变化,内心深处仍然是混沌与迷惘,我们的教师除了绩效与荣誉的变化,对课堂的审美与精神的探求依然停滞不前。课堂教学督导的优雅在于督导要支持课堂教学自身的美,在分析阶段,以美感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分析教师有没有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满足与感动,分析教师是如何利用教材的情感色彩去激励学生学习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教学的美感与愉悦感;在诠释阶段,分析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审美把握,课堂教学美的范式是否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新颖自由,是否使课堂教学在科学的基础上具备了艺术的特质,让学生在“趣”中学,在“情”中悟;在诊断阶段,不仅在于鉴定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多少问题,而更多地是引导教师、鼓励教师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教学创造活动。
浪漫,更多的表现的是一种超越。诗意的超越性表现为让教师和学生从现实中抽身出来,在一个自由的精神世界中享受知识与人性的美感。而针对课堂教学督导而言,即是以美感认知为出发点,让督导者们从唯技术中脱离出来,以督的方式将教师上课表现出来的情趣、意趣衍生出来的综合美感效应进行移植,在支持和挑战之间建立平衡为教师创造成长的机遇。在导的方面,要鼓励教师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教学创造活动,在支持教学标准的同时也鼓励各种各样的教学风格。教学督导应将审美活动作为有效教学评定的焦点,考虑以什么方式引导教师向具有艺术气质的教学方面发展。此外,教学督导还应致力于向教师传达课堂教学的美感,要善于发现课堂教学自身的美。因为教学督导对课堂教学艺术美的理解、欣赏是教师进一步创造的重要动力来源,通过用艺术鉴赏的方式对教师授课方案或者计划实施过程的鉴赏,把教学评价引向更为精致的道路,从而激起课堂教学丰富的想象与情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