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中华民族崇阳恋阴文化的源头——江淮论坛

作者:陈望衡来源:原创日期:2013-08-02人气:2252
“关于新石器时代社会组织的性质,学界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12]169直到新石器的晚期,才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如此长的母系氏族社会给中华民族的文化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史前的考古发现,人们所奉行的神灵崇拜以女神为多。最著名的当然是距今7000年前红山文化所出土的女神雕像了。 除红山文化女神雕塑以外,河北滦平后台子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裸体孕妇像六件,其中有四件保存完好。陕西扶风案板遗址出土仰韶文化晚期裸体孕妇像残体,仅存躯干,乳房饱满,腹部隆起,腰部微曲。另外,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兴隆洼文化遗址一座半地穴式房子中出土有一石雕半身像,孕妇造型。女神像的出现也是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崇高地位的反映。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属于母系氏族社会,在这里,考古工作者发现有女孩厚葬的例子。M152墓葬的主人是一年约三四岁的女孩,她的葬具为木棺,而男孩死去葬具为瓮棺。至于成人,死去什么葬具也没有,为土坑。这女孩的木棺葬具内,随葬品非常丰富,有陶罐、尖底瓶、陶钵、石珠、石球、玉耳坠等,总数多达79件,而成人的陪葬物平均只有2.6件,由此可见女孩在部落中的地位之高。姜寨M7也是一座厚葬墓,墓主人是年约十六七岁的少女。她的随葬品也相当丰富,有陶罐、尖底瓶、玉坠饰、石球等物22件,还在胸、腰部随葬骨珠8577颗。
女性崇拜在史前是以多种方式进行的,上面所说的直接表现女人形象只是其中之一,也许更多的是以隐喻的方式进行的,像贝叶纹,许多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就认为很可能是女阴崇拜的一种隐喻方式。大地湾文化就有这样的贝叶纹的陶器,而且制作相当精美。
葫芦造形在史前有诸多的发现,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均发现精美的葫芦瓶,这种造型也许直接来自葫芦的启示,干葫芦有储水的功能,自古至今一直为人们所利用。因此,史前初民用葫芦造形应该没有什么神秘之处。但是,中华民族的民间文化总是将葫芦看成是多子的象征,不能排除史前的葫芦造形含有生殖崇拜、女性崇拜的可能。
尽管母系氏族社会在全人类均曾经有过文化现象,但在中国它有着独特的影响,一是它持续的时间很长,更重要的是,在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母系氏族社会的许多重要传统并没有完全退出,比如女性崇拜,虽然它渐渐地淡出了初民们的生活,但女性中的母亲在生活中的地位仍然很突出,甚至很神秘。
商周民族仍然相信着他们的始祖是其老祖母与某种神灵交接的宁馨儿。《诗经·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13]又《史记·殷本纪》云:“殷契母曰简狄。”[14]在《拾遗记》、《列女传》等书中更是绘声绘色,将它演绎成一个美好的故事:简狄有女戎 氏长女,一日与姐妹们在玄丘的一面湖中洗澡。忽然天空飞来一只黑色的鸟,那鸟衔着一枚卵,在经过简狄的头顶时,鸟卵坠落下来,刚好为简狄所得,那枚鸟卵上有五彩花纹,简狄十分喜爱,怕姐妹们来要这枚卵,就将它含在口中,不想将它吞下去了,后来怀孕了,生下了契。这契就是商人的祖先。显然,这鸟卵不是一般的鸟卵,它是神特意送来的,富有神性。无独有偶,周人的祖先也是其老祖母姜嫄与神灵交接的而产生的。传说是姜嫄在野外踩到一个巨大的足印,回来后就怀上了孩子,这孩子就是周人的祖先弃。
虽然契、弃的诞生均是神灵赐予的灵气,但是,它毕竟是在母亲的腹中孕育的。简狄、姜嫄的重要性不能低估。这让我们联想到女娲,女娲抟黄土制作了最初的人,它是人类的创造者,是人类的母亲,而简狄、姜嫄感神迹孕育了商人和周人的祖先,商与周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后最重要的两个朝代。这个神话无异于表白:女人才是文明的创造者。
事实上,中华民族在进入文明社会后,虽然主要为男性执掌国家政权,是真正的男权社会,但也不是没有女人掌权的朝代。更重要的是哲学观念。中国最古老的哲学著作《周易》以阴阳为基本概念。这阴阳二字,是将“阴”放在前面的。实际上,在《周易》的制作者们看来,阴才是世界的本原,潜台词即是:女人才是人类之母。
这种思想也影响了《老子》,老子以“道”为世界本原。《老子》第四章说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5]75“象”是什么,“帝”是什么,王安石有一个理解,他说: “‘象’者,有形之始也;‘帝’者,生物之祖也。故《系辞》曰:‘见乃谓之象。’‘帝出乎震。’其道乃在天地之先。”[5]76作为“天地之先”的道,它又是什么呢?《老子》第一章的说法,既是“无”,又是“有”。无与有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5]53。“无”与“有”“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5]53。这“玄之又玄”的门,又是什么呢?
《老子》第六章中有明确的说明:“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5]85说来说去,原来,这为产生天地万物的门为“玄牝之门”——巨大而又深遂的女阴。玄牝是天地之根,是万物之本,生命之母。老子在论述道的性质与品德的时候,事实上将女性的性质与品德概括进去了,他撰写的这部亦名为《老子》的哲学著作实质为阴柔哲学,阴柔的典型形象,在人为女性,在物为水。从文学角度认识《老子》这是一部女性之歌,水之歌。
《老子》的崇阴哲学显然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尽管老子活在父权制的社会且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老子的崇阴哲学一直受到中华民族的尊崇,当然,由于社会性质的变化,女性崇拜事实上也让位于男性崇拜了。始于史前的崇阴哲学也就逐渐地发生一些变化。这一点突出表现在《易传》之中,《易传》的产生远较《易经》为晚,它的思想比较复杂,有道家的思想,也有儒家的思想,观点不很统一。其中关于天地、乾坤尊卑问题,《系辞上传》说:“天尊地卑,乾坤定位。卑高以陈,贵贱位矣”[1]135。由“天尊地卑”得出乾尊坤卑,由乾尊坤卑又必然得出阳尊阴卑,男尊女卑。这一思想就与《易经》本义相差很远了,也与《老子》的思想格格不入。
这就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混乱与困惑,到底是阴阳还是阳阴,是阴尊阳卑还是阳尊阴卑?这一问题似乎一直没有得到透彻的论述。
虽然哲学理论上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似乎并没有感到存在有什么困惑。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尊阳还是尊阴的问题取宽容灵和的态度。一是将一般情况与特殊情况既区分又统一起来。一般来说尊阳,但并不排斥在某种特殊情况特别是必要的情况下尊阴。人们一般不会主张女人干政,但武则天做皇帝,反对的人并不很多。二是将理性与情感既区分又统一起来。理性上人们尊阳,情感上人们爱阴。理性与情感虽存在一定的区分,但不将这种区分发展到对立的地步,而在总体思想上将它们统一起来:阴阳和谐、刚柔相济。
中国人对待阴阳的这样一种灵和态度几乎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体现出来:治国,皇上主政,太后听政;治家,男主外,女主内。审美表现更为丰富。艺术创作既崇志又尚情,既主气又恋韵,既用刚又兼柔。欣赏山水,孔子有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5]。水柔也,为阴;山刚也,为阳。所有这些对待阳与阴的思想,概括起来,可用“崇阳恋阴”来概括。崇阳基于阳代表着发展的意志、进取的力量,这就是《周易》中乾卦的《象传》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26;恋阴则基于阴代表着和美的理想、友爱的情感,这就是坤卦的《象传》所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31。
相当漫长的母系氏族社会给予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影响,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就是它的阴阳观念,中华民族崇阳恋阴的人生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来自史前的阴阳观念。
注释:
(1)《淮南子·兵略训》云:“天圆而无端,故不可得而观。”
(2)玉版出土地为新石器时代一处较大的墓葬地,墓葬中心有祭坛。祭坛长方形,面积达600平方米,有积石圈和祭祀坑。玉版出土于墓葬中,出土时,被夹在玉龟的背甲、腹甲之间。参见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文物出版社,2006。这足以证明玉版是祭祀的工具,应具有某种神秘的通天地鬼神的意义。
(3)有学者认为这圭状物是“太阳闪光的图案,是东夷人太阳崇拜的反映”,见李修松《试论凌家滩玉龙、玉鹰、玉龟、玉版的文化内涵》,《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1)》,台北,2001年,第248页。
参考文献:
[1]朱熹,注. 李剑雄,标点.周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钱玄,等,注译.周礼[M].长沙.岳麓书社,2001:223.
[3]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M].成都:巴蜀书社,2006:3.
[4]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278.
[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G].北京:中华书局,1981:327.
[7]袁柯,校译.山海经校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47.
[8]诸子集成(第六册)[G].上海:上海书店,1986:255.
[9] 石兴邦.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南地区古文化中鸟类图像与鸟祖崇拜的有关问题[G]//田昌武,石兴邦.中国原始文化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239.
[10]袁柯,周明.中国神话资料萃编[G].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168.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兴隆洼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5,(10).
[12]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起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13]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1:1030.
[14]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8:14.
[15]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62.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