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选择效应:异质性视角下的企业区位决策的进一步讨论

作者:陈建军、袁凯、陈国亮来源:原创日期:2013-08-03人气:1337
 1.生产效率、竞争与产业技术链
上文遵循“企业技术异质性-产品异质性-消费者决策差异—企业区位决策”的逻辑路径分析了企业基于消费竞争的空间行为模式,其中,对企业异质性源于技术连续区间上水平值差异。生产效率是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表征,企业是产品生产活动的组织载体,则可将技术水平理解为企业生产效率,因而这个连续区间就是产业链。新经济地理学分析了基于技术关联的产业分布模式,认识到了中间投入,也即产业内企业上下游技术间关系的重要性。所以,要理解生产技术或效率异质性与竞争之间关系,有必要认识“产业链-企业-生产效率”间的关系。
从图2左可见,在一个包含了若干环节的产业链上([0,M]),企业数量分布可能是非均衡的,某些产业环节上可能分布着大量企业(A点),而某些产业环节上可能只有极少数几个企业甚至1个企业(B点)。在消费需求总量既定条件下,企业数量越多,则市场竞争越激烈,这与既有研究结论是一致的。[29]84-89同时,企业异质性可进一步具体到产业(品)内和产业(品)间两个层面(图2右)。如果以核心产品作为定义尺度,以汽车产业为例,上海汽车、一汽大众等发动机制造、整车装配的核心企业可视为“汽车”产业的“产业内关联企业”,中航电子等汽车电子、汽车轮胎等外围配套企业则可视为“产业间关联企业”。从产业技术链角度,企业是产业链环节的微观“物质流”载体,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技术效率异质性最终以企业形式表现出来;由于产业间企业互补(合作)性大于竞争性,产业内企业竞争性大于互补(合作)性,则说明技术联系强弱和竞争程度对生产效率的弹性差异也必将因为不同外部环境而引致企业区位决策差异。
2.选择、竞争与区位决策:生产效率分布的进一步分解
企业效率异质性本质上是企业技术水平的多样化、差异化特征[30],可进一步从多样性(richness)和均等性(evenness)两个维度理解[31]991。考虑每个企业对应的生产效率水平在[0,M]区间分布:如果M值越大,则说明多样性越大,则企业所在市场上可容纳最低生产成本企业越多,则企业进入概率越大而竞争程度相对越小;如果企业效率水平越接近(均等),则给定某一时期企业数量条件下,每个效率水平上企业数量越多。如图2左中,A点均等性较大,企业数量分布集中某个较小区域,而B点均等性较小,企业分布在多个效率层次。如果同一效率水平企业数量较多,则竞争较为激烈。区别两个维度效率异质性的意义在于,现实市场竞争中,既有相同产品的竞争,也有替代性产品的竞争;既有高技术产品竞争,也有低技术产品竞争。
六、总结与结论
本文在需求均匀连续分布的同质性空间下构建了一个企业区位决策模型,分析了企业异质性(产品异质性)如何影响企业区位选择,发现不同消费偏好会导致存在竞争(分离)效应和选择(逃离竞争)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及差异化策略效应,并决定企业不同空间行为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当垄断(异质性或差异化)类市场需求(消费者)比例很高时,企业会选择集聚策略;当竞争(同质性)类消费比例很高时,企业会选择尽量远离对方的策略;当二者数量相差不是很大时,企业会选择中间状态。
本文假定产品有可分离的同质性和异质性两部分组成,这决定了市场中产品之间的有限替代性,这也符合一般NEG模型的基本假设。由于产品的完全异质性或同质性情况极少,则市场竞争可能是垄断和竞争并存的,这与NEG的垄断竞争假设是内在一致的,也进一步证明了基于D-S的本地市场效应(规模经济)的合理性。企业基于竞争进行自我的空间行为选择并产生空间分离或分异具有内在驱动力,这也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选择效应的合理性。
这一结论的实践价值在于,与企业在区位选择时,不仅要考虑传统区位研究强调的比较优势、经济地理学强调的地理嵌入外部性、新经济地理学强调的中间投入外部性等因素外,更必须考虑基于企业异质性的选择行为和竞争策略。进一步地,从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角度,传统产业转移理论忽视企业异质性可能导致区域资源配置失当,从企业微观异质性层面可以更好地优化生产组织效率,为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范剑勇,李方文.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一个综述[J]. 南方经济,2011,(6):53-65.
[2]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99(3):483-499.
[3]Baldwin,R.,E.,Okubo,T.Heterogeneous firms,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geography: spatial selection and sorting[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6,(6):23-346.
[4]Hotelling,H.Stability in Competition[J] . Economic Journal,1929,39(153):41-57.
[5]D’Aspremont,C.,Gabszewicz,Thisse,J-F.On the Hotelling’s Stability in Competition[J]. Econometrica, 1979,47(5):1145-1150.
[6]Economides,N.Minimal and Maxim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in Hotelling’s Duopoly[J]. Economcs Letters,1986,21(1):67-71.
[7]Mai,C., Peng, S.Cooperation vs Competition in a Spatial Model[J] .Regional Science&Urban Economics,1999, 29(4):463-472
[8]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 . 中国工业经济,2004,(5):38-46.
[9]张剑虎,李长英.产品多样性与企业区位选择[J] . 经济学(季刊),2010,(9):1505-1518.
[10]陈建军,袁凯.基于产业链空间分布离散化的集群升级研究——对浙江经验的考察[C]. 中韩日国际地域经济研讨会,2012:161-180.
[11]Storper.M.,Venables,A.J.Buzz:face-to-face contact and the urban Economy[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4,4:351-370.
[12]Storper,M.,Scott,A.J.Rethinking human capital, creativity and urban growth[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9 ,9 :147-167.
[13]Thrift,N.Theory, Culture & Society[M].London:SAGE,2006:139-146.
[14]Gereffi,G.A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48(8):37-70.
[15]Ottaviano,GIP.,Thisse,J-F.Monopolistic Competition,Multiproduct Firms and Productivity Diversity[J]. The Manchester School,2011,79( 5):938-951.
[16]Tabuchi T.Multiproduct Firms in Hotelling’s Spatial Competition[J].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gement Strategy,2012,21( 2):445-467.
[17]Arndt,S., K.Kierzowski. Fragmentation:New Production Patterns in the World Economy[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183-191.
[18]Behrens,K.,Murata,Y.Trade, competition, and efficienc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2,87:1-17.
[19]巫强,刘志彪.本土装备制造业市场空间障碍分析——基于下游行业全球价值链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3),:43-55.
[20]Vogel,J. Spatial Competition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8,116(3):423-465.
[21]Ottaviano,GIP.,Thisse,J-F.Monopolistic Competition,Multiproduct Firms and Productivity Diversity[J].The Manchester School,2011,79(.5):938-951.
[22]Behrens,K., Picard,P. M.Welfare, Home Market Effects, and Horizontal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7, 40(41):1118-1148.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