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享乐主义批判——学术论坛
作者:程立涛来源:原创日期:2013-08-10人气:791
一、现代性与时尚享乐主义
如果说现代性可以被描述为与现实相联系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话,那么,在20世纪以来的西方社会,没有什么能比变幻莫测的时尚更契合现代性的特质。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开始认同时尚。追随时尚流变的步伐并享受时尚的乐趣。在现代时尚潮流的引领下,公众无论是穿衣打扮、家居摆设还是阅读休闲,无不打上了鲜明的时尚烙印。时尚已无可争议地主宰了部分现代人的生活,并凸显为现代性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绝对地时尚即是绝对地现代。时尚乃是作为体验呈现于日常生活中的现代性。一些人对时尚潮流的追逐和享受,不过是基于对生活品质和自身形象的看重,力图从短暂的时尚体验中抽取出永恒,以获得完整的意义或价值寄托。由时尚碎片连缀而成的现代性洪流,表现为个性生活体验与感性欲求的膨胀,由此推动了时尚享乐主义的滋生与蔓延。
时尚享乐主义指一些时尚潮流的坚定追随者,由于某种内在冲动的支配或受到媒体广告的诱惑,沉浸于时尚所带来的刺激和愉悦之中不能自拔。他们看重生活的趣味和格调,满足于世俗的消遣和娱乐,以拥有或消费更多的时尚奢侈品为荣,自我炫耀、自我标榜。在这些人看来,时尚乃是现代生活中最具活力的元素,社会流行的前卫风尚和行为方式。为此,必须无可置疑地赞美时尚、追随时尚潮流的风向标,积极投身于时尚生活的享乐之中。时下,时尚已被视为快乐生活的价值源泉,值得人们信赖的感性经验和生活方式。西美尔曾把痴迷时尚的享乐者称为“时尚癖”。现代时尚的本质是变化着的欲望。一些人追随时尚主要是为了获得内在体验和独特感受。然而,个人一旦陷入时尚潮流的漩涡之中,就很容易被虚幻的想象和潜在的虚荣心所征服,丧失清醒的判断和自由自主的选择能力。
享受时尚之于现代生活的意义,可以通过现代性体验及其悖论得到确证。按照马歇尔·伯曼的理解,现代性是一种情绪体验。尽管这种观点常常遭遇思想家的批评,被指责为对现代性的理解过于狭隘而且片面。然而,就其对时尚与现代性之关联的深刻洞察,把现代性视为个人的独特体验却是恰如其分的。现代性为大众社会承诺了快乐和幸福的美好远景,它在推进物质财富日益积累、公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和民主权利趋于增强的过程中,使得能够享受时尚乐趣的人越来越多,即“时尚已经日渐民主化”(史文德森)。现代性不仅呼唤新时尚的到来,而且通过创造新的时尚,在社会表层——通过个人感受和体验——指认自己所承诺的理想目标。现代时尚以其变幻莫测的风格而引发大众追随的热情,并使部分人为此而近乎痴迷,以至于不顾及自己的收入和支付能力,争当现代社会的“时尚弄潮儿”。当个人被时尚所固有的“魔力”征服时,就会转变为坚定的时尚享乐主义者。
一般而言,时尚潮流的追随者大都是唯美主义者。在他们看来,“时尚”即意味着某种“美”。个人对时尚物品的热衷,也主要是由自己的审美愉悦所驱动。然而史文德森的研究却发现,如果说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尚主要是“求美”,那么,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尚则转换为“求新”。对现代人而言,“新的”即所谓“美的”。因此必须绝对地“新”,流行时尚必须是最前卫的(最新的)潮流。在这里,“新”具有某种不证自明的合理性。“时尚中的美所追寻的不是某种永恒的抽象,也不是任何功能性,而在于完完全全的暂时性。”在时尚的舞台上,人们常使用“时装秀(show)”表达对最新时装潮流的确证,“时装秀”其实就是“时尚秀”。现代时尚所呈现的多变和求新,也正是现代性的内在逻辑所欲求的目标。不过,由于缺乏自我超越的层面,时尚在变化中也常常会迷失自身,而不知其所谓何为。所以从哲学本体论角度看,“时尚从来也不是(is),它总是处于成为(beeoming)的状态。”即,“在变化中”永远是时尚的绝对状态。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曾说,时尚是由于人们对富人或大人物的钦佩,刻意模仿其言谈举止而形成的。按照这种说法,时尚无疑蕴含着某种文明的诉求。当代时尚的无尽变幻,既投射出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又意味着个人欲求满足方式的多样化。毕竟,“面对时尚之物的沉迷是一种掺合着赞同与羡慕的惬意感。”大众对时尚潮流的无尽追求,不断延伸着自己对现代生活意义的理解。无论是作为特殊的心理需要,还是重要的社会现象。沉迷于时尚都意味着人类精神的某种倾向性。人们可以透过时尚潮流及其追随者,深刻洞察现代性的喜与忧、成与败、进与退。所以,新时尚之能够成为现代性的标志性符号,必然有其自身的价值合理性。伴随经济和文化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发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时尚潮流逐渐为非西方国家所认同,并成为人们热衷于仿效的生活模式。时尚享乐主义也藉此超越民族和国家界限。向全世界辐射它的能量。
时尚既然成为一些人的不懈追求,也就必然联结着他们的生活品味,关涉到个人的生活格调和生活方式。当时尚生存样态凝聚为某种潮流,即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生活方式时,人们才有可能真正反思并理解时尚的意义。“时尚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的出现,与现代性有一个相同的主要特征:与传统的割断以及不断逐‘新’的努力。”它隐含着现代性的某种内在悖论:人们在改变生活意愿的驱使下,不经意间摧毁了传统的价值系统,丧失了对人类而言更为珍贵的东西。现代时尚在把人变成享乐主体的同时,也把他们变成了被享乐的对象。因此,必须在变幻莫测的时尚潮流中,在媒体诱惑所引发的集体亢奋前面,保留一份必要的清醒和足够的警惕。无论对个人而言如何重要,时尚的价值只能是相对有限的。正确对待时尚潮流的变迁,或者亲身参与时尚流变的过程,绝不能放弃人格和自我的存在,走向孤独的“时尚癖”。
如果说现代性可以被描述为与现实相联系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话,那么,在20世纪以来的西方社会,没有什么能比变幻莫测的时尚更契合现代性的特质。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开始认同时尚。追随时尚流变的步伐并享受时尚的乐趣。在现代时尚潮流的引领下,公众无论是穿衣打扮、家居摆设还是阅读休闲,无不打上了鲜明的时尚烙印。时尚已无可争议地主宰了部分现代人的生活,并凸显为现代性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绝对地时尚即是绝对地现代。时尚乃是作为体验呈现于日常生活中的现代性。一些人对时尚潮流的追逐和享受,不过是基于对生活品质和自身形象的看重,力图从短暂的时尚体验中抽取出永恒,以获得完整的意义或价值寄托。由时尚碎片连缀而成的现代性洪流,表现为个性生活体验与感性欲求的膨胀,由此推动了时尚享乐主义的滋生与蔓延。
时尚享乐主义指一些时尚潮流的坚定追随者,由于某种内在冲动的支配或受到媒体广告的诱惑,沉浸于时尚所带来的刺激和愉悦之中不能自拔。他们看重生活的趣味和格调,满足于世俗的消遣和娱乐,以拥有或消费更多的时尚奢侈品为荣,自我炫耀、自我标榜。在这些人看来,时尚乃是现代生活中最具活力的元素,社会流行的前卫风尚和行为方式。为此,必须无可置疑地赞美时尚、追随时尚潮流的风向标,积极投身于时尚生活的享乐之中。时下,时尚已被视为快乐生活的价值源泉,值得人们信赖的感性经验和生活方式。西美尔曾把痴迷时尚的享乐者称为“时尚癖”。现代时尚的本质是变化着的欲望。一些人追随时尚主要是为了获得内在体验和独特感受。然而,个人一旦陷入时尚潮流的漩涡之中,就很容易被虚幻的想象和潜在的虚荣心所征服,丧失清醒的判断和自由自主的选择能力。
享受时尚之于现代生活的意义,可以通过现代性体验及其悖论得到确证。按照马歇尔·伯曼的理解,现代性是一种情绪体验。尽管这种观点常常遭遇思想家的批评,被指责为对现代性的理解过于狭隘而且片面。然而,就其对时尚与现代性之关联的深刻洞察,把现代性视为个人的独特体验却是恰如其分的。现代性为大众社会承诺了快乐和幸福的美好远景,它在推进物质财富日益积累、公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和民主权利趋于增强的过程中,使得能够享受时尚乐趣的人越来越多,即“时尚已经日渐民主化”(史文德森)。现代性不仅呼唤新时尚的到来,而且通过创造新的时尚,在社会表层——通过个人感受和体验——指认自己所承诺的理想目标。现代时尚以其变幻莫测的风格而引发大众追随的热情,并使部分人为此而近乎痴迷,以至于不顾及自己的收入和支付能力,争当现代社会的“时尚弄潮儿”。当个人被时尚所固有的“魔力”征服时,就会转变为坚定的时尚享乐主义者。
一般而言,时尚潮流的追随者大都是唯美主义者。在他们看来,“时尚”即意味着某种“美”。个人对时尚物品的热衷,也主要是由自己的审美愉悦所驱动。然而史文德森的研究却发现,如果说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尚主要是“求美”,那么,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尚则转换为“求新”。对现代人而言,“新的”即所谓“美的”。因此必须绝对地“新”,流行时尚必须是最前卫的(最新的)潮流。在这里,“新”具有某种不证自明的合理性。“时尚中的美所追寻的不是某种永恒的抽象,也不是任何功能性,而在于完完全全的暂时性。”在时尚的舞台上,人们常使用“时装秀(show)”表达对最新时装潮流的确证,“时装秀”其实就是“时尚秀”。现代时尚所呈现的多变和求新,也正是现代性的内在逻辑所欲求的目标。不过,由于缺乏自我超越的层面,时尚在变化中也常常会迷失自身,而不知其所谓何为。所以从哲学本体论角度看,“时尚从来也不是(is),它总是处于成为(beeoming)的状态。”即,“在变化中”永远是时尚的绝对状态。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曾说,时尚是由于人们对富人或大人物的钦佩,刻意模仿其言谈举止而形成的。按照这种说法,时尚无疑蕴含着某种文明的诉求。当代时尚的无尽变幻,既投射出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又意味着个人欲求满足方式的多样化。毕竟,“面对时尚之物的沉迷是一种掺合着赞同与羡慕的惬意感。”大众对时尚潮流的无尽追求,不断延伸着自己对现代生活意义的理解。无论是作为特殊的心理需要,还是重要的社会现象。沉迷于时尚都意味着人类精神的某种倾向性。人们可以透过时尚潮流及其追随者,深刻洞察现代性的喜与忧、成与败、进与退。所以,新时尚之能够成为现代性的标志性符号,必然有其自身的价值合理性。伴随经济和文化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发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时尚潮流逐渐为非西方国家所认同,并成为人们热衷于仿效的生活模式。时尚享乐主义也藉此超越民族和国家界限。向全世界辐射它的能量。
时尚既然成为一些人的不懈追求,也就必然联结着他们的生活品味,关涉到个人的生活格调和生活方式。当时尚生存样态凝聚为某种潮流,即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生活方式时,人们才有可能真正反思并理解时尚的意义。“时尚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的出现,与现代性有一个相同的主要特征:与传统的割断以及不断逐‘新’的努力。”它隐含着现代性的某种内在悖论:人们在改变生活意愿的驱使下,不经意间摧毁了传统的价值系统,丧失了对人类而言更为珍贵的东西。现代时尚在把人变成享乐主体的同时,也把他们变成了被享乐的对象。因此,必须在变幻莫测的时尚潮流中,在媒体诱惑所引发的集体亢奋前面,保留一份必要的清醒和足够的警惕。无论对个人而言如何重要,时尚的价值只能是相对有限的。正确对待时尚潮流的变迁,或者亲身参与时尚流变的过程,绝不能放弃人格和自我的存在,走向孤独的“时尚癖”。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