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功能探析——学术论坛

作者:刘子阳、薛忠义、刘舒、闵雪来源:原创日期:2013-08-13人气:1033
 政治传播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它的存在是要完成一定的任务和使命,因此,政治传播具有一定的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治制度环境下。政治传播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当然这些功能在具体细节上可能有差异,但是政治传播的基本功能是始终存在并发挥影响作用的。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属于政党传播的范畴,因而其不但具有政治传播的基本功能,同时作为执政党的政治传播,其功能又有许多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塑造政党形象、进行宣传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
一、政党形象塑造功能
政党形象是政党自身本质的外化体现。政党形象蕴含于政党的执政绩效、组织机构、基本政策、阶级和群众基础之中,“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内容”。同时,政党形象内化于普通公众的主观意识之中,包括公众对政党的基本情感认同和政治评价,主要体现在公众对政党及其党员持有的态度和感情,对政党的认知程度以及对该政党的政治活动能力和执政绩效的评价。
(一)中国共产党国内政党形象的塑造
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国外政党,国外政党是通过竞选获得与选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党到带领人民进行建设的党这一过程,其长期执政的合法性除了历史合法性和政绩合法性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执政过程中得到社会成员自愿的支持和信任,这表明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建立了良好互动关系,这种信任与支持具有较强的心理稳定性。改革开放新时期,政治民主实践日益丰富,大众媒体传播活动日益发展,在执政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迎来了“媒体社会”,这对于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国共产党有必要为塑造良好的政党形象而运用政治传播,把其作为党的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1、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阶级性与群众性相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同样,阶级性也是政党形象的根本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最近的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是一样的:使无产阶级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同时,“共产党人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而且公开亮出自己的主张‘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这里所谓的旗帜,可以说就是党的形象的集中体现。列宁指出,不存在超阶级的政党形象,“企图或拼命要用‘一个阶级’囊括各个阶级的做法”是“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特点”。具体到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形象的最鲜明特征就是群众性。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建立“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共产党最为深厚的力量来源就是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实现其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必须塑造阶级性与群众性相统一的政党形象。
第二,现实性与可塑性相统一。政党形象是由政治生活的现实所决定,因此,中国共产党政治形象具有现实性。但“精神形象”是主观的,所以,中国共产党政治形象取决于“物质形象”以外。必然也会受到个人知识水平、个性心理、生活经历特别是舆论导向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塑造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政治把关大众传媒等手段,影响普通民众。使其易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政治传播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要选择对政党形象有利的事实为主进行宣传,但也不能千篇一律,有时也应该出现一些异质的声音。因为完全正面的政治宣传会使普通民众产生抵触和反感情绪,这并不利于塑造政党形象。从政治艺术的角度出发,塑造政治形象可以经过适当艺术化处理,政党形象的宣传应该是源于现实且高于现实,这样更有利于抓住民众的主观因素,较好地提升公众对政治形象的认同。
第三,稳定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政党形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相对稳定,因此,中国共产党政治形象具有稳定性。历史证明,任何政党都代表特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无论是在指导思想上还是组织结构上,都具有稳定性。与国外政党相比,中国共产党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而不是进行政治选举的工具。因此,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更具稳定性。另外,普通民众对政党的政治认同一旦形成就不容易发生变化,是经过长期政治心理积淀和政治社会化的结果。政党形象的时代性是指政党形象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随着社会发展,普通民众思想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和多样性在增强,对政党的政治认同也会出现差异,因此,中国共产党要获得所有民众的支持,就必须转变自身形象以调控、磨合、改造适应公众思想领域的变化。
2、政治传播过程中政党形象塑造的路径选择
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不同之处在于,党对媒体拥有管理权,主流媒体的意识形态和党保持了高度一致,这一点保证了党的政治传播能够顺利进行。这种独具特色的政治传播模式正是塑造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的根本保障。政治传播过程中政党形象塑造的路径有: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扩大重要活动的媒体开放、设立自己的网站、宣传典型党员形象等。依照党的宣传传统,党通过媒体扩大了对典型党员形象的重点宣传,一大批体现共产党宗旨和目标要求的优秀党员形象为广大民众所熟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中国共产党意识到政治传播对于政党形象的塑造功能,并开始积极应对媒体时代社会大众对政党权威的弱化和挑战。在这一过程中,党始终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上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并利用大众媒介牢牢把握政治传播的主导权,宣传和构建自己的良好形象。
(二)中国共产党国际政党形象的塑造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现今已经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誉,但在新世纪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民主、进步、开放、创新的国际形象,“用外国政党政要听得进、听得懂的语言阐述、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一步树立我党,就必须增强国际社会特别是外国政党政要对我发展道路、政党制度、执政理念的了解和理解。”这是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和命题。
1、学习型的政党形象
一个政党如果不加强学习,势必被时代的潮流所抛弃。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明确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四项总体要求”,即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近10年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成为引人注目的“中国现象”,也越来越被国内外媒体所关注。当学习成为一个政党的集体信仰时,该政党的软实力和其领导国家的综合国力无疑是令人敬畏和受人钦佩的。
2、自信的开放政党形象
自信的开放政党形象的树立,不仅需要信心,而且更需要底气。“中国共产党以更加成熟自信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开明开放的鲜活形象替代了封闭保守的刻板印象。”党际交往是对外传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长一段时期,有些人认为意识形态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壁垒,但现在我们看到在搁置争议、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相互顾及重大利益关切基础上。不同的政党是可以建立起友好合作关系的。我们党和国家要直面批评和职责,及时阐述和传播我们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争取在国际问题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3、亲民为民的政党形象
一般来说,一个党的形象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党员体现出来的。我们党在国际上的形象,往往与党的各级领导人的公众形象密切相关。据相关媒体报道,2006年胡锦涛参观美国波音公司,在胡锦涛讲话结束后,一名波音公司员工代表走上主席台,代表全体员工向胡锦涛赠送了带有波音公司标志的棒球帽。胡锦涛戴上棒球帽,亲切地同他握手拥抱,并合影留念。全场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使得这个工人热泪盈眶,在美国相关媒体也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中国要提升国家形象和中共执政党形象,对外传播媒介,都不该是简单的宣传和说教,而应更多地在传播理念、技巧、手段等方面与国际话语体系有效对接。淡化不符合海外受众习惯的浓厚的“官方色彩”和鲜明的“政府行为”,“去官方化”和“民间化”,是中国在对外传播软实力过程中下一步应该努力的方向。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