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与现代——学术论坛
作者:赵春艳来源:原创日期:2013-08-17人气:917
当前,愈来愈多的城市开始意识到休闲对城市发展、提升的重要性。有学者指出“休闲功能的打造和提升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和转型的一个趋势。”很多城市也将休闲列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部分城市提出了打造休闲之都的城市形象定位,使城市的休闲产业与休闲文化得到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正在发生的城市化进程及世界范围内蔓延的全球化进程都加剧了城市休闲发展中本土与现代的冲突与矛盾,这几乎成了每一个城市休闲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将对城市休闲目前发展中本土与现代失衡的现实进行分析,从学理上提出重新认识在城市休闲中本土与现代的关系并分析城市休闲本土与现代两维融合发展的必要性。这将对当前及今后城市休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发与借鉴作用。
一、当前城市休闲发展在两个维度上的失衡
(一)本土休闲的衰落
首先,休闲是由特定的社会结构型塑而成的,任何一种休闲活动的发生都必须依赖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畴,也必然为这一时空范畴内的特有文化打上深深的烙印。城市休闲也必然有着其所在的地域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休闲因其承载着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应是一个城市灵魂的体现,是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与本土性色彩的。然而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现今中国各大城市都在进行着城市化革命,使得本土化的城市休闲个性逐步衰落甚至消亡。尤其是今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旧城一刀切的大规模拆除,使城市休闲的本土性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当今中国城市休闲之所以普遍产生城市特色、场所感消失等现象,归根结蒂就是由于城市历史文化遭到大规模人为破坏,而导致城市记忆被迫中断。或者说,城市被迫回到一个历史为“零”的起点,并按照同一种所谓的“现代化”模式进行发展。当前中国城市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人们普遍发现城市数量的增加,并没有让他们感受到风情各异的城市风貌,从南到北的城市都有着如同一个模子刻出的高楼大厦,有着同样标识的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美容美发厅、酒吧、茶吧、咖啡吧更是随处可见。诚如有学者指出的:“城市虽已更新。但已千城一面,并且魂不附体、形神皆散。历史的脉络已割断,传统的神韵已消失,留下的是一座座受伤的城市。”传统城市建筑的消失,传统城市休闲空间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如出一辙的新城市休闲空间,这能不致使当前城市休闲生活千篇一律、千城一面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随着城市物质文化(如城市休闲街区、建筑物等城市外貌)及城市休闲非物质文化(如城市生活方式、休闲娱乐方式等)的改变,城市休闲的本土性也随之消失不见。旧城空间消失的同时伴随着城市文化的消失。与此同时传统的城市休闲也减消踪影,取而代之必然就是毫无地域文化根底的现代趋同化城市休闲。
其次,当前许多城市在休闲发展之中,由于对自己城市休闲文化的价值判断出现了偏差,因而要么通过盲从于其他城市,要么在定位上发生错位而导致的城市休闲同质化的趋向也导致当前城市休闲本土特色的消失。就盲从这一层面而言,当前各大城市的特点就是学习模仿,小城市学大城市。大城市学国外大都市,而这个学习多半又是不加扬弃、盲目随从的“拿来主义”。相互抄袭的结果当然是使得城市休闲越来越没有个性,唯国外马首是瞻的结果当然是与地域文化相脱节,不加思考的盲从使我们的城市休闲发展中彰显自身个性时底气不足,出现了千城一面的城市休闲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就城市休闲个性的错位这一层面而言,个性定位的错位在中国城市中非常普遍,许多城市坐拥自身优越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历史内涵。却不加以珍惜。这些城市不仅不以自身城市本身的优势为基础去营造城市休闲的个性与独特魅力,相反不惜将这些宝贵的资源全部放弃、遗忘,以便打造所谓的“国际化休闲大都市”的繁荣景象,而城市中原来那份依托优美的自然山水、蕴含城市人文历史的休闲文化要么撤退到城市休闲的边缘区域,要么消逝在城市现代化休闲发展的洪流之中,甚至连残余遗迹都不可再寻。
总之,以上这两个方面都造成了城市休闲中本土性的衰落甚至是消失,在这样缺乏本土特色的城市休闲活动中本地居民再也找不到作为这个城市居民的主体认同感,外地游客走到哪儿都被一样的休闲环境、休闲方式所包裹,再也找不到属于这个城市的休闲活动,体验不到各个城市休闲文化的本土特色。这样的城市休闲必然造成当地人找不到家的归属感也让外地游客失去了对城市休闲的强烈愿望,这不是与将休闲列为城市发展的战略背道而驰了吗?“传统不再、经典难求。难怪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已成为摩肩接踵的劝业场。难怪乔家大院、周庄水乡已成为人们追寻历史记忆的稀有场所。中国人都已经难以在自己的国土上找到具有独特气质的城市记忆和家园之梦了,况外国人乎?难道要让来自纽约、东京的朋友看我们的钢筋水泥玻璃房吗?”
(二)现代休闲的扩张
首先,全球化使得西方的城市休闲方式在中国各大城市不断曼延。“全球化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政治现象。”全球化将导致世界范围内各种不同文化的融会交流,从而形成一种全球化的休闲。但在全球化休闲的形成过程中,各个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内不同的社会共同体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休闲方式的输出国,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常常成为休闲方式的输入国。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全球化”时代,西方人的休闲理念与方式、西方国家的休闲产业与设施更成为了引领世界休闲之潮流,直接引领着、影响着多数国家民众的休闲欲望和需求。毫无疑问,休闲领域同样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霸权”。弱势地区休闲文化会受到强势地区文化的激烈冲击。面临着被摧毁的可能,休闲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认同与民族凝聚的活动已面临挑战。肯德基和麦当劳代表的美国快餐文化已成为城市中绝大部分年轻人向往和热衷的流行休闲方式,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对这些外来的休闲方式的冲击,中国传统的许多民俗节日也不再被他们所重视,原来民间的许多休闲方式如品茗斗棋、听曲看戏都已不再被关注。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提出了“脱域”这一概念,揭示出全球化使以前局限于特定的民族国家和特定的地域的事件从固定的时空中抽离出来,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影响。这一观点也同样适合于描述当今休闲的现状:引领和操纵着世界休闲潮流的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后盾再制造休闲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在其中宣扬、推销其自己的休闲伦理观与价值观,在看似多样的休闲方式中颠覆着他者的信仰和价值。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还不注重保护、挖掘具有自己国家民族或是地域的休闲文化,那就会在追随这种世界休闲文化潮流不知不觉地丧失了自己国家及民族的价值观。“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的活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不自觉地保护与发展,就会显得被动,有可能丧失自我创造力与竞争力。”
其次,如果说上述城市休闲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出现的现代休闲方式的扩大化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情,那么当今城市休闲中对“现代体系”的盲目崇拜使本土城市休闲不断被淹没,却更多的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后果。诚然。在城市休闲发展中,“现代体系”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其具有自身可取的价值。事实上,许多城市休闲在保留自身休闲历史底蕴的前提下,有选择地使用“现代体系”,使得城市休闲具有时代的气息,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意大利的罗马。但现在问题是现今中国许多城市,在城市休闲现代化、城市化的过程中。不是将“现代体系”作为彰显城市休闲个性的手段,而是将其作为城市休闲发展的最终目的——城市往往放弃、遗忘城市中深厚的历史文化去迎合“现代体系”。因为认为现代的就是好的、就是受欢迎的,所以往往对“现代”顶礼膜拜,用现代的休闲取代本土的休闲,越来越忽视城市休闲个性的营造。这样,各个城市休闲原本所蕴含着的历史感、审美观与生活气息被现代体系下的同质化休闲所淹没。其实由于我国理论界在城市休闲研究上起点较晚不能为当今的城市休闲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导致城市大众的休闲文化处于一种盲目的自发状态,各大城市都在竞相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休闲模式,也是造成现代休闲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当前城市休闲发展在两个维度上的失衡
(一)本土休闲的衰落
首先,休闲是由特定的社会结构型塑而成的,任何一种休闲活动的发生都必须依赖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畴,也必然为这一时空范畴内的特有文化打上深深的烙印。城市休闲也必然有着其所在的地域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休闲因其承载着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应是一个城市灵魂的体现,是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与本土性色彩的。然而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现今中国各大城市都在进行着城市化革命,使得本土化的城市休闲个性逐步衰落甚至消亡。尤其是今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旧城一刀切的大规模拆除,使城市休闲的本土性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当今中国城市休闲之所以普遍产生城市特色、场所感消失等现象,归根结蒂就是由于城市历史文化遭到大规模人为破坏,而导致城市记忆被迫中断。或者说,城市被迫回到一个历史为“零”的起点,并按照同一种所谓的“现代化”模式进行发展。当前中国城市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人们普遍发现城市数量的增加,并没有让他们感受到风情各异的城市风貌,从南到北的城市都有着如同一个模子刻出的高楼大厦,有着同样标识的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美容美发厅、酒吧、茶吧、咖啡吧更是随处可见。诚如有学者指出的:“城市虽已更新。但已千城一面,并且魂不附体、形神皆散。历史的脉络已割断,传统的神韵已消失,留下的是一座座受伤的城市。”传统城市建筑的消失,传统城市休闲空间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如出一辙的新城市休闲空间,这能不致使当前城市休闲生活千篇一律、千城一面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随着城市物质文化(如城市休闲街区、建筑物等城市外貌)及城市休闲非物质文化(如城市生活方式、休闲娱乐方式等)的改变,城市休闲的本土性也随之消失不见。旧城空间消失的同时伴随着城市文化的消失。与此同时传统的城市休闲也减消踪影,取而代之必然就是毫无地域文化根底的现代趋同化城市休闲。
其次,当前许多城市在休闲发展之中,由于对自己城市休闲文化的价值判断出现了偏差,因而要么通过盲从于其他城市,要么在定位上发生错位而导致的城市休闲同质化的趋向也导致当前城市休闲本土特色的消失。就盲从这一层面而言,当前各大城市的特点就是学习模仿,小城市学大城市。大城市学国外大都市,而这个学习多半又是不加扬弃、盲目随从的“拿来主义”。相互抄袭的结果当然是使得城市休闲越来越没有个性,唯国外马首是瞻的结果当然是与地域文化相脱节,不加思考的盲从使我们的城市休闲发展中彰显自身个性时底气不足,出现了千城一面的城市休闲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就城市休闲个性的错位这一层面而言,个性定位的错位在中国城市中非常普遍,许多城市坐拥自身优越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历史内涵。却不加以珍惜。这些城市不仅不以自身城市本身的优势为基础去营造城市休闲的个性与独特魅力,相反不惜将这些宝贵的资源全部放弃、遗忘,以便打造所谓的“国际化休闲大都市”的繁荣景象,而城市中原来那份依托优美的自然山水、蕴含城市人文历史的休闲文化要么撤退到城市休闲的边缘区域,要么消逝在城市现代化休闲发展的洪流之中,甚至连残余遗迹都不可再寻。
总之,以上这两个方面都造成了城市休闲中本土性的衰落甚至是消失,在这样缺乏本土特色的城市休闲活动中本地居民再也找不到作为这个城市居民的主体认同感,外地游客走到哪儿都被一样的休闲环境、休闲方式所包裹,再也找不到属于这个城市的休闲活动,体验不到各个城市休闲文化的本土特色。这样的城市休闲必然造成当地人找不到家的归属感也让外地游客失去了对城市休闲的强烈愿望,这不是与将休闲列为城市发展的战略背道而驰了吗?“传统不再、经典难求。难怪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已成为摩肩接踵的劝业场。难怪乔家大院、周庄水乡已成为人们追寻历史记忆的稀有场所。中国人都已经难以在自己的国土上找到具有独特气质的城市记忆和家园之梦了,况外国人乎?难道要让来自纽约、东京的朋友看我们的钢筋水泥玻璃房吗?”
(二)现代休闲的扩张
首先,全球化使得西方的城市休闲方式在中国各大城市不断曼延。“全球化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政治现象。”全球化将导致世界范围内各种不同文化的融会交流,从而形成一种全球化的休闲。但在全球化休闲的形成过程中,各个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内不同的社会共同体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休闲方式的输出国,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常常成为休闲方式的输入国。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全球化”时代,西方人的休闲理念与方式、西方国家的休闲产业与设施更成为了引领世界休闲之潮流,直接引领着、影响着多数国家民众的休闲欲望和需求。毫无疑问,休闲领域同样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霸权”。弱势地区休闲文化会受到强势地区文化的激烈冲击。面临着被摧毁的可能,休闲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认同与民族凝聚的活动已面临挑战。肯德基和麦当劳代表的美国快餐文化已成为城市中绝大部分年轻人向往和热衷的流行休闲方式,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对这些外来的休闲方式的冲击,中国传统的许多民俗节日也不再被他们所重视,原来民间的许多休闲方式如品茗斗棋、听曲看戏都已不再被关注。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提出了“脱域”这一概念,揭示出全球化使以前局限于特定的民族国家和特定的地域的事件从固定的时空中抽离出来,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影响。这一观点也同样适合于描述当今休闲的现状:引领和操纵着世界休闲潮流的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后盾再制造休闲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在其中宣扬、推销其自己的休闲伦理观与价值观,在看似多样的休闲方式中颠覆着他者的信仰和价值。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还不注重保护、挖掘具有自己国家民族或是地域的休闲文化,那就会在追随这种世界休闲文化潮流不知不觉地丧失了自己国家及民族的价值观。“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的活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不自觉地保护与发展,就会显得被动,有可能丧失自我创造力与竞争力。”
其次,如果说上述城市休闲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出现的现代休闲方式的扩大化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情,那么当今城市休闲中对“现代体系”的盲目崇拜使本土城市休闲不断被淹没,却更多的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后果。诚然。在城市休闲发展中,“现代体系”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其具有自身可取的价值。事实上,许多城市休闲在保留自身休闲历史底蕴的前提下,有选择地使用“现代体系”,使得城市休闲具有时代的气息,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意大利的罗马。但现在问题是现今中国许多城市,在城市休闲现代化、城市化的过程中。不是将“现代体系”作为彰显城市休闲个性的手段,而是将其作为城市休闲发展的最终目的——城市往往放弃、遗忘城市中深厚的历史文化去迎合“现代体系”。因为认为现代的就是好的、就是受欢迎的,所以往往对“现代”顶礼膜拜,用现代的休闲取代本土的休闲,越来越忽视城市休闲个性的营造。这样,各个城市休闲原本所蕴含着的历史感、审美观与生活气息被现代体系下的同质化休闲所淹没。其实由于我国理论界在城市休闲研究上起点较晚不能为当今的城市休闲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导致城市大众的休闲文化处于一种盲目的自发状态,各大城市都在竞相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休闲模式,也是造成现代休闲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