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我国财政政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运用——改革与战略

作者:胡绍雨来源:原创日期:2013-08-31人气:737
 财政作为调节社会分配关系、促进公正与公平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政策工具,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财政收入的增加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财力保障,为财政政策转型创造了良好契机,同时新一轮税制改革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我国财政政策运用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财政政策的目标与和谐社会的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公共财政运用的基本经济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而公共财政则是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实现的基本方式。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是由经济体制转轨与发展模式转型所决定的。当转轨进入后期,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单纯追求其经济发展转向全方位的和谐发展,财政需要为和谐发展配置资源、参与调控。
(一)财政政策的目标
财政政策的目标旨在为经济发展和稳定增长服务,为公平分配和提高效率服务。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履行政府职能的基本工具。我国现阶段财政政策的目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物价相对稳定。物价相对稳定是世界各国均在追求的目标,也是财政政策稳定功能的基本保证。物价相对稳定,可以具体解释为避免过度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在采取财政措施时必须首先弄清楚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原因,如果是由于需求过旺或需求不足造成的,则需要调整投资性支出或通过税收控制物价的涨跌幅度;如果是由于结构性摩擦造成的,则必须从调整经济结构着手。总之,物价不稳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资源相对短缺、社会承受能力较弱的国家来说,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隐患。因此,在财政政策目标的选择上必须予以充分考虑。
2.经济可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条件。经济增长是全社会生产总量的实际增长和人均数量的实际增长。衡量经济增长除开量的增长外,还应包括质的提高,如技术进步、资源合理配置、社会结构调整和生态平衡等。经济增长对质的要求是很高的,如果只强调量的增长,将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通货膨胀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能源紧张等等。这些后果将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此,健康的经济增长应该是经济的可持续均衡增长。财政政策应引导经济发展实现最佳的经济增长。
3.收人合理分配。收入合理分配是指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公正、合理,公平与效率相结合,避免过于悬殊。公平分配并不是平均分配,它是在一定社会规范下既有差距又注意均衡协调的分配。我国当前处理分配问题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财政在追求公平分配目标时要做到:首先,合理适度地确定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其次,为所有纳税人创建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不因国别、所有制等不同而实施不同的税收政策;最后,要通过对高收入人群实行累进税率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和遗产税等,对低收入人群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障等财政转移支付,防止和纠正收入水平的过分悬殊。
4.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需要的满足程度不仅仅取决于个人消费需求的实现,更重要的是社会共同消费需求的实现。社会共同的消费需求包含公共安全、环境质量、生态平衡、基础科学研究及教育、文化、卫生等水平的提高,因此,社会共同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即为社会生活质量水平。财政政策把社会生活质量作为财政目标之一,主要采取定期提高公职人员的工资,增加社会公共设施的投资,提高公共福利的服务水平,对农副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实施多种补贴等。
(二)和谐社会的内涵与财政政策
中共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提高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明确提出。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经验,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首先,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其次,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第三,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相帮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第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第五,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第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要认真总结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出现的经验教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和全面发展。
和谐财政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的过程。当前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如就业形势严峻、各阶层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和公共卫生制度不完善以及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和谐等。财政政策对于消除这些不和谐因素和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