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化验中发热量与灰发分的测定
作者:杨永坤来源:原创日期:2013-12-31人气:1221
在对煤炭指标发热量以及灰发分进行测定时,由于其规范性很强,而且影响因素较多,所以可以全面体现出操作人员的化验水平,测试之后得到的试验结果是否准确,会直接影响到煤炭企业以及用户的自身利益。对于煤质化验而言,又属于煤质的常规分析。
1 发热量的测定
1.1 对温度的控制 在对发热量进行测定时,水温的调节以及室温的控制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发热量的控制,是否可以把水温调节在适当温度,把整个室温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化验人员对国际标准的掌握程度。在具体实验中,应该从天气情况以及热容量标定情况作出考虑,充分控制好室内温度,再根据室内温度对水温进行调节,根据外筒的温度以及煤样的温升程度调节整体温度。在整个发热量的测试中,所有的化验人员一定要认真、仔细,当整个测试接近尾声要结束的时候,外筒水温与内筒水温的温差不能相差太大,如果相差过大,则会严重影响整体的测试效果,降低其准确性。
1.2 检查煤质化验中的气密性 在对发热量进行测试过程中,会使用到氧弹,在使用氧弹时,必须对其经过充分的测试,让氧弹保持完全气密。在对氧弹进行测试过程中,会承受7-9Mpa的瞬间高压。假如用漏气的氧弹对其进行测试,氧弹冒在测压时会出现崩离,造成严重的热量计事故。因此,在对发热量进行检测之前,一定要做好对氧弹的检查工作,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主要的检查步骤如下:①把氧弹内灌满氧气,放入水中,查看是否有气泡冒出,根据气泡判定出是否有漏气现象。②在氧弹头上滴水,查看气密性如何,再把氧弹放进装满水的内筒中,观察弹体的气密性,如果未出现漏气情况,则可以直接进行操作。
2 灰发分的测定
灰发分是煤在一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之后所分解下来的产物,灰发分是一种有机产物,并非水与无机物所产生的物质,其中加热时间的长短、材质尺寸的大小、设备器材的形状等都会使其直接受到影响。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化验人员们除了要按照严格的国际指标来对其进行测定以外,还应该对器材的性能、仪器设备以及状态等作出调整和检查,确保测量出来的最终结果准确无误。
在对灰发分进行测定之前,要对马弗炉、坩埚等进行反复检查,在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稍有不慎,都很有可能影响最终的测试结果。
2.1 对马弗炉进行全面检查 在对灰发分进行测定的过程中,必须要把马弗炉的烟囱关掉,合严马弗炉的透气孔,在坩埚以及炉底之间架设好热电偶热接触点,使其距离保持在30至40毫米之间,在架设坩埚架时一定要注意,只能将其架设在恒温区域内。在测定整个灰发分的过程中,首先要看这些仪器是否完善,能否正常运作。假如在测试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对其进行认真的检查,使烟囱处于开放状态,空气不断往上排除,使得马弗炉中的热量不断流失,这样将直接使测试结果失败。所以,在对马弗炉进行测试之前,必须要对其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检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2 在测试前,对坩埚进行检查 在对灰发分进行测试的同时,还要对坩埚进行一个系统性的检查,检查步骤如下:首先要重点检查坩埚和坩埚盖,仔细观察是否出现了裂纹或者是缺口,其次不停旋转坩埚盖,使双眼与其保持平行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坩埚与坩埚盖之间是否能够完全接触,假设在测定的过程中,坩埚和坩埚盖之间有裂缝或者不严密的情况发生,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测试结果,造成数据的不准确。
2.3 对灰发分实验进行反复测试 反复测试,是指在灰发分的试验中,由同一个操作人员,在同一个时间内,使用相同的仪器对其进行反复测试,与此同时,使两个单样在不同位置和不同炉次中测试。最终的测试结果应该是测试之后的平均值。
3 怎样才能使煤质化验中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必须使用国际规定测量标准。
3.1 在规定的环境下进行测量工作 在对煤质化验时,使用的工作仪器都比较昂贵,工作条件也相对较为苛刻,假如稍有不慎,都将直接影响整体的测试结果。所以,为了获取更好的测试值,国际上对测试煤质时都做出了详细的标准和要求,比如在测试发热量过程中,不允许测试其他项目,室内温度要保持恒温等等;此外,为了减少污染,还应当在实验室内部开设废水以及废气的排放管道;整个实验室不能受到任何外界侵扰。要想获取一个最佳准确的测定值,那么首先就要有一个规范的工作环境。
3.2 确保所使用的仪器都有效 在使用仪器之前,要对其做好标定工作,其中包括定期标定与反期标定。相对于煤质化验工作而言,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设备仪器上,要求都是较为苛刻的,因此在使用每一种仪器时,都需要将其做好标定,这些仪器的性能应该完全符合说明书中的规定,在对仪器进行标定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国际规定的要求来对其进行定标或者反标。就拿热容量的标定来讲,一般都会对其进行六次反复试验,在实验完毕之后,分别计算出这六次的平均值,最终的结果不应该超过1%;假如超过了1%,则必须对其再进行测试,取平均值作为仪器的热容量。如果测试完毕之后,只取一两次测试结果作为最终的测定值,这样做是非常不科学的,极有可能让最终值发生较大误差,影响到最后的测试结果。在对热容量进行测试之前,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其进行一个定期标定以及反标定工作,而标定时间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设定。
除了上述之外,还应该对设备和仪器做好维护工作,因为这些设备以及仪器非常容易老化,为了使得不影响测量值,要对其进行不定期的维护,使仪器各种指标尽量保持精确。
1 发热量的测定
1.1 对温度的控制 在对发热量进行测定时,水温的调节以及室温的控制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发热量的控制,是否可以把水温调节在适当温度,把整个室温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化验人员对国际标准的掌握程度。在具体实验中,应该从天气情况以及热容量标定情况作出考虑,充分控制好室内温度,再根据室内温度对水温进行调节,根据外筒的温度以及煤样的温升程度调节整体温度。在整个发热量的测试中,所有的化验人员一定要认真、仔细,当整个测试接近尾声要结束的时候,外筒水温与内筒水温的温差不能相差太大,如果相差过大,则会严重影响整体的测试效果,降低其准确性。
1.2 检查煤质化验中的气密性 在对发热量进行测试过程中,会使用到氧弹,在使用氧弹时,必须对其经过充分的测试,让氧弹保持完全气密。在对氧弹进行测试过程中,会承受7-9Mpa的瞬间高压。假如用漏气的氧弹对其进行测试,氧弹冒在测压时会出现崩离,造成严重的热量计事故。因此,在对发热量进行检测之前,一定要做好对氧弹的检查工作,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主要的检查步骤如下:①把氧弹内灌满氧气,放入水中,查看是否有气泡冒出,根据气泡判定出是否有漏气现象。②在氧弹头上滴水,查看气密性如何,再把氧弹放进装满水的内筒中,观察弹体的气密性,如果未出现漏气情况,则可以直接进行操作。
2 灰发分的测定
灰发分是煤在一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之后所分解下来的产物,灰发分是一种有机产物,并非水与无机物所产生的物质,其中加热时间的长短、材质尺寸的大小、设备器材的形状等都会使其直接受到影响。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化验人员们除了要按照严格的国际指标来对其进行测定以外,还应该对器材的性能、仪器设备以及状态等作出调整和检查,确保测量出来的最终结果准确无误。
在对灰发分进行测定之前,要对马弗炉、坩埚等进行反复检查,在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稍有不慎,都很有可能影响最终的测试结果。
2.1 对马弗炉进行全面检查 在对灰发分进行测定的过程中,必须要把马弗炉的烟囱关掉,合严马弗炉的透气孔,在坩埚以及炉底之间架设好热电偶热接触点,使其距离保持在30至40毫米之间,在架设坩埚架时一定要注意,只能将其架设在恒温区域内。在测定整个灰发分的过程中,首先要看这些仪器是否完善,能否正常运作。假如在测试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对其进行认真的检查,使烟囱处于开放状态,空气不断往上排除,使得马弗炉中的热量不断流失,这样将直接使测试结果失败。所以,在对马弗炉进行测试之前,必须要对其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检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2 在测试前,对坩埚进行检查 在对灰发分进行测试的同时,还要对坩埚进行一个系统性的检查,检查步骤如下:首先要重点检查坩埚和坩埚盖,仔细观察是否出现了裂纹或者是缺口,其次不停旋转坩埚盖,使双眼与其保持平行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坩埚与坩埚盖之间是否能够完全接触,假设在测定的过程中,坩埚和坩埚盖之间有裂缝或者不严密的情况发生,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测试结果,造成数据的不准确。
2.3 对灰发分实验进行反复测试 反复测试,是指在灰发分的试验中,由同一个操作人员,在同一个时间内,使用相同的仪器对其进行反复测试,与此同时,使两个单样在不同位置和不同炉次中测试。最终的测试结果应该是测试之后的平均值。
3 怎样才能使煤质化验中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必须使用国际规定测量标准。
3.1 在规定的环境下进行测量工作 在对煤质化验时,使用的工作仪器都比较昂贵,工作条件也相对较为苛刻,假如稍有不慎,都将直接影响整体的测试结果。所以,为了获取更好的测试值,国际上对测试煤质时都做出了详细的标准和要求,比如在测试发热量过程中,不允许测试其他项目,室内温度要保持恒温等等;此外,为了减少污染,还应当在实验室内部开设废水以及废气的排放管道;整个实验室不能受到任何外界侵扰。要想获取一个最佳准确的测定值,那么首先就要有一个规范的工作环境。
3.2 确保所使用的仪器都有效 在使用仪器之前,要对其做好标定工作,其中包括定期标定与反期标定。相对于煤质化验工作而言,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设备仪器上,要求都是较为苛刻的,因此在使用每一种仪器时,都需要将其做好标定,这些仪器的性能应该完全符合说明书中的规定,在对仪器进行标定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国际规定的要求来对其进行定标或者反标。就拿热容量的标定来讲,一般都会对其进行六次反复试验,在实验完毕之后,分别计算出这六次的平均值,最终的结果不应该超过1%;假如超过了1%,则必须对其再进行测试,取平均值作为仪器的热容量。如果测试完毕之后,只取一两次测试结果作为最终的测定值,这样做是非常不科学的,极有可能让最终值发生较大误差,影响到最后的测试结果。在对热容量进行测试之前,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其进行一个定期标定以及反标定工作,而标定时间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设定。
除了上述之外,还应该对设备和仪器做好维护工作,因为这些设备以及仪器非常容易老化,为了使得不影响测量值,要对其进行不定期的维护,使仪器各种指标尽量保持精确。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