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增稠剂、淀粉、鱼糜种类对鱼丸白度影响的研究

作者:赵光辉,巩林林, 魏云霞来源:《中国食品》日期:2024-10-22人气:518

鱼糜类制品主要是由冷冻鱼糜经斩拌、成型、速冻、包装而成的一类速冻调理制品。近年来,不同厂家鱼丸产品白度参差不齐。目前有关提高鱼丸白度的文献较少,庄玮婧等研究了转谷氨酰胺酶对鲢鱼鱼丸弹性的影响杨玲芝等研究了膳食纤维对鱼丸弹性的影响周阳等研究了蛋清蛋白粉与大豆分离蛋白粉对鱼丸弹性的影响,对比了蛋清蛋白粉与大豆分离蛋白粉对鱼丸白度降低作用苏德福研究不同辅料对鱼丸凝胶强度的影响。大部位文献以研究鱼丸凝胶强度为主,对改善鱼丸白度研究较少。

目前冷冻鱼糜产品执行标准GB/T 36187-2018《冷冻鱼糜》、SC/T 3702-2014《冷冻鱼糜》、国际标准ISO 23855:2021《冷冻鱼糜》主要内容包括产品等级划分、品质要求、关键指标的检测方法以及产品包装、标识、储藏和运输等要求,未对鱼种进行详细分类。不同鱼肉中在肉纤维、蛋白含量、水分均有不同此外,同一鱼糜因原料品种不同、养殖环境不同,产品白度弹性也会千差万别。

淀粉因具有来源广、高吸水、粘度高、价格比原料便宜等优势,深受肉制品加工行业青睐,是肉制品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辅料。不同淀粉在白度、吸水性、分散性等方面相差较大。

速冻产品在包装前会接受速冻处理,在运输过程中受装卸温度波动以及半开袋或全部开袋销售方式的影响,容易导致表面风干,产品白度随着货期增长呈下降趋势。一般开发鱼丸产品时需添加胶体以增强速冻产品保水性,以保证产品白度不受脱水影响。另外,不同胶体的理化特性对鱼糜类产品白度存在不同的影响。

鱼丸白度与原料、淀粉、食用胶、速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基于速冻产品存在白度差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研究鱼糜、淀粉、胶体对鱼丸白度提升作用,进而提升产品品质、解决产品外观不稳定的质量问题。

一、研究内容

1.原辅料与仪器原辅料:选择市场正常销售的魔芋粉、瓜尔胶、卡拉胶;玉米淀粉选择广州明扬厂家马铃薯淀粉选择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木薯变性淀粉)选择广西红豪淀粉开发有限公司。

主要仪器:博朗搅拌器、色差仪、速冻机、白度仪、贡丸成型机。

2.试验内容1制备鱼丸基础配方:按照冷冻鱼糜60%(带鱼、白鲢鱼、铜盆鱼、金线鱼)增稠剂1%(卡拉胶、瓜尔胶、魔芋粉)冰水20%食用盐1%复配磷酸盐(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3∶2)0.5%白砂糖1.8%、蒜2% 洋葱1.5%淀粉15%(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木薯变性)、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比例进行试验。

通过斩拌工艺制备鱼丸样品。先将冷冻带鱼糜解冻至-5℃,切块,利用博朗搅拌器斩拌鱼糜至米粒状,加入复配磷酸盐低速斩拌4min,待出浆后,加入1/2食用盐,中斩拌1min,加入蒜、洋葱、1/2食用盐、冰水、碳酸钙0.15%,高速斩拌3min,加入淀粉高速斩拌3min。

增稠剂对鱼丸白度的影响对照组:白鲢鱼糜60%、冰水21%、食用盐1%、复配磷酸盐(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3∶2)0.5%、白砂糖1.8%、蒜2%、洋葱1.5%、玉米淀粉15%。

试验组1、2、3:将对照组1%水别替换为魔芋粉、瓜尔胶、卡拉胶。

淀粉对鱼丸白度的影响对照组:白鲢鱼糜60%、冰水36%、食用盐1%、复配磷酸盐(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3∶2)0.5%、白砂糖1.8%、蒜2%、洋葱1.5%。

试验组1、2、3:将试验组1配方15%冰水分别替换为玉米淀粉(淀粉1)、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木薯变性淀粉)(淀粉2)、马铃薯淀粉(淀粉3)。

鱼糜对鱼丸白度的影响试验组1:按照带鱼糜60%冰水20%食用盐1%复配磷酸盐(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3:2)0.5%、白砂糖1.8%2%洋葱1.5%玉米淀粉15%比例进行试验。

试验组2、3、4:将试验组1配方中带鱼糜分别等量替换为白鲢鱼、铜盆鱼、金线鱼。

成型和蒸煮:利用贡丸成型机成型12g鱼丸,采用2段加热法加热。

速冻:经冰水冷却后的产品入速冻机速冻10h。

检测物料白度(457nm蓝光反射率)使用白度仪检测卡拉胶、魔芋粉、瓜尔胶、马铃薯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木薯淀粉)、玉米淀粉、带鱼糜、白鲢鱼糜、铜盆鱼糜、金线鱼糜白度。

2检测鱼丸白度使用白度仪测定样品,每个鱼丸样品重复检测三次,取其平均值。

二、结果

1.增稠剂种类对鱼丸白度的影响分别试验增稠剂卡拉胶、魔芋粉、瓜尔胶对鱼丸白度的影响,通过色差仪检测样品白度,具体试验效果如下:

添加魔芋粉、瓜尔胶、卡拉胶三组鱼丸白度均比不加增稠剂高;不同种类增稠剂对鱼丸产品白度提升效果不同,具体排序如下:卡拉胶>瓜尔胶>魔芋粉。分析原因主要在于胶体来源不同和制备工艺不同。增稠剂制备方式不同使得每种胶体本身颜色深浅不一,导致鱼丸样品白度相差较大。

2.淀粉对鱼丸白度的影响分别试验玉米淀粉(淀粉1)、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木薯变性淀粉)(淀粉2)、马铃薯淀粉(淀粉3)对鱼丸白度的影响,通过色差仪检测样品白度,具体试验效果如下:

添加马铃薯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木薯变性淀粉)、玉米淀粉三组鱼丸白度均比不加淀粉高;不同种类淀粉制作的鱼丸产品白度提升效果不同,具体结果如下:马铃薯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木薯变性淀粉)>玉米淀粉。

3.鱼糜种类对鱼丸白度的影响分别试验白鲢鱼、带鱼、铜盆、金线鱼对鱼丸白度的影响,通过色差仪检测样品白度,具体试验果如下

1 不同鱼糜对鱼丸白度的影响

组别

L

a

b

c

白度

带鱼

67.7

0.3

-1.5

0.4

3.7

0.0

3.9

0.0

67.5

0.3

白鲢鱼

70.29

0.2

-1.51

0.12

3.7

0.3

4.0

0.2

70.0

0.2

金线鱼

73

0.2

-1.1

0.2

3.4

0.2

3.5

0.1

72.54

0.3

铜盆鱼

76.0

0.7

-0.7

0.1

5.3

0.13

5.4

0.1

75.7

0.6


2 不同冷冻鱼糜白度测定结果

鱼糜种类

白度(457nm蓝光反射率)/%

平均值/%

带鱼

41

40

40

39

白鲢鱼

55

55

54

56

金线鱼

60

61

62

61

铜盆鱼

71

71

72

70

根据表1可以看出,不同种类鱼糜制作的鱼丸产品白度相差较大,鱼种对鱼丸样品白度影响程度排序如下:铜盆鱼>金线鱼>白鲢鱼>带鱼。

利用白度仪检测不同鱼种白度,结果如表2所示:带鱼白度40%、白鲢鱼白度55%、金线鱼白度61%、铜盆鱼白度71%。鱼种白度影响的排序如下:铜盆鱼>金线鱼>白鲢鱼>带鱼,该结果与鱼丸样品白度结果一致。朱蓓薇等根据鱼类总脂肪含量,一般将鱼肉分为少脂鱼(<1%)、中脂鱼(1%~5%)、多脂鱼(5%~15%)以及特脂鱼(>15%)。铜盆鱼脂肪含量4.1%、金线鱼脂肪含量4.2%、白鲢鱼脂肪含量4.3%、带鱼脂肪含量7.4%,金线鱼、铜盆鱼、白鲢鱼属于中脂鱼,带鱼属于多脂鱼。在冷冻过程中,鱼皮中的黄色类胡萝卜素逐渐向肌肉扩散溶解于肉中脂肪中,导致与鱼皮相接部的肌肉产生黄变现象。由于带鱼脂肪含量高于铜盆鱼、金线鱼和白鲢鱼,所以带鱼制作而成的样品白度明显较低。

三、讨论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胶体、淀粉、鱼糜种类均对鱼丸白度有明显影响,其中卡拉胶、马铃薯淀粉、铜盆鱼糜对鱼丸白度影响最为明显。经市场调研,卡拉胶价格在110-130元/kg比魔芋粉50-60元/kg、瓜尔胶60-70元/kg可得然90-100元/kg,在实际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可选择以卡拉胶为主的复配型增稠剂。马铃薯淀粉价格7.8元/kg、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木薯淀粉)价格5.0元/kg、木薯淀粉价格4.3元/kg、玉米淀粉2.8元/kg。马铃薯淀粉虽然对鱼丸白度的提升效果比较明显,但考虑原淀粉冻融性较差,建议在实际生产时,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木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按照一定比例搭配使用。在冷冻鱼糜实际生产环节中,冷冻鱼糜凝胶强度等级越高,鱼糜制品的整体白度越高。


文章来源:  《中国食品》   https://www.zzqklm.com/w/qt/2940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