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人权保障-社科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小君来源:原创日期:2011-12-14人气:987
2004年宪法修正案明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 纳入宪法,确定对人权的宪法保护。但是现有刑事诉讼法更 加关注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与地位,忽略了被害 人的利益,而“从犯罪侦查到罪犯的改造,均意在刑事司法 制度目标的实现一一打击犯罪、减少犯罪,代表被害人、被 告人和整个社会维护公正”,我国法律应更加注重保护被害 人利益,在全社会形成保护被害人的氛围。
一、加强被害人权益保护的法理基础
1、国家责任说。社会契约论观点认为,国家的存在是为 了保护其成员的利益。在现代社会国家强调尊重个人价值和 个人尊严,当个人价值和个人尊严受到侵害时,国家有责任 维护个人的利益,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中,不 应仅仅把被害人作为证据来源之一,作为一种提高破案率的 辅助工具,而应将保护被害人权益作为自己的职责来对待。营者”也要招致困惑了:是严格经济学 意义上的“经营者“吗?如果有些市场 主体并不符合其严格定义,但确乎是“实 施了垄断行为导致他人受损了”,例如 行业协会,能否成为反垄断民事诉讼的 被告呢?从《反垄断法》第16条的规 定“行业协会不得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 从事本章禁止的垄断行为”看,有理由 认为其可以成为被告的,况且第50条 也未将其排除。由此可见,反垄断私人 执行中的当事人是有别于一般民事诉讼 当事人的,其特殊性决定了反垄断法实 施中应对此作出明确界定。
举证责任与管辖法院。于这两点, 反垄断法没有作出特别规定,理应适用 民事法律制度的一般原则。不过在审判 实践中,由于反垄断违法行为具有一定 的隐蔽性与技术性,原告在对违法行为 举证能力方面的弱势不言而喻。为了减 少私人执行的难度,提高私人执行的几 率,可在借鉴美国模式中的审前证据开 示制度(美国反垄断法中赋予一方当事 人要求另一方当事人提供相关文件资料 的权利的制度〉和执行机构的事实认定 对法院有约束力的规定的基础上,结合 我国实际,引为我用。例如,明确对某 些特定垄断违法行为实行适当的举证责 任倒置,就对市场支配地位推定的否定 和转嫁抗辩而言,便可明确规定由被控 垄断行为人承担举证责任;对于反垄断 公共执行机构已取得的证据或处理结果 或审查结论,除非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 以推翻,对法院的约束力应该是一定的。 在案件管辖上,“第一案”中适用 的是民事诉讼法管辖的一般原则:由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受理。对此垄断民 事诉讼纠纷的地域管辖确定是无甚异议 的,只是在其级别管辖上需要打上问号。 理论界普遍认为鉴于反垄断民事案件的 专业特殊性和我国现行相应司法能力的 欠缺以及统一裁判标准的需要,应实行 集中管辖,以省会市和直辖市辖区内的 中级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 级人民法院管辖为宜。确实,现实中基 层人民法院审判此类案件时便反映出倍 感棘手的现象,这也成为实践中反垄断 民事诉讼案件进展滞缓的诱因之一。而 且,目前我国反垄断司法审判机构采用 的多为知识产权法庭,但是,反垄断民 事纠纷案远不限于知识产权垄断纠纷 案,因此,为提高司法能力,有必要设 立专门的反垄断法庭。现今上海市第二 中级人民法院已在全国法院率先设立反 垄断案件的专门合议庭,值得推广。
相关民事责任问题。“第一案” 中涉及到的民事责任体现于原告“请求 法院判令北京网通接受其办理1+亲情 业务的申请、索赔1元”的诉求,这无 异于一般民事侵权纠纷中两种常见的责 任方式:停止侵害和赔偿损失。依据第 50条的规定,尽“民事责任”是建立 在“有损害”的前提下,顺理成章就过 渡为“损害赔偿”了,而停止侵害、消 除危险这类民事责任方式则不问损害是 否发生,只问侵害是否存在;其次,停 止侵害、消除危险等在反垄断法上属事 前禁止措施,法律一旦明文规定,具有 竞争关系的厂商或消费者,就有可能随 时提起诉讼以禁止这些违法尚不太明确 的行为。在我国当下极有可能使得积极参与竞争的厂商顾虑重重以致不敢充分 竞争,因而仅从这执法成本上考虑,司 法实践中也需谨慎为之了。
在具体操作中,损害赔偿标准又该 如何把握?而“第一案”中“索赔一元” 是否于法有据?诚然,原告这一诉求主 要是基于公益诉讼的目的考虑,以期待 此赔偿形式对公益违法行为形式的威慑 效应,所以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私 人民事损害赔偿”。严格说来,真正的“损 害赔偿”还得以民事侵权之诉的一般原 则“直接且实际的损害额”为准。回到 “第一案”,便该是被侵权客户因北京 网通的差别待遇所招致的实际损失,即 其与一般客户相比失去的可得利益了, 这才具有反垄断私人执行的普遍意义。 至于许多学者提到的为激励私人执行的 积极性而借鉴美国或台湾的“惩罚性赔 偿标准”,便该归于立法上的利益权衡 和精神意旨了,可以在日后反垄断法相 应的配套实施细则中加以抉择。不过, 在笔者看来,眼下最要紧的,还是立足 于我国本土国情,以“保护良性竞争” 为中心,将这部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反 垄断法》活用、实用开来。
一、加强被害人权益保护的法理基础
1、国家责任说。社会契约论观点认为,国家的存在是为 了保护其成员的利益。在现代社会国家强调尊重个人价值和 个人尊严,当个人价值和个人尊严受到侵害时,国家有责任 维护个人的利益,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中,不 应仅仅把被害人作为证据来源之一,作为一种提高破案率的 辅助工具,而应将保护被害人权益作为自己的职责来对待。营者”也要招致困惑了:是严格经济学 意义上的“经营者“吗?如果有些市场 主体并不符合其严格定义,但确乎是“实 施了垄断行为导致他人受损了”,例如 行业协会,能否成为反垄断民事诉讼的 被告呢?从《反垄断法》第16条的规 定“行业协会不得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 从事本章禁止的垄断行为”看,有理由 认为其可以成为被告的,况且第50条 也未将其排除。由此可见,反垄断私人 执行中的当事人是有别于一般民事诉讼 当事人的,其特殊性决定了反垄断法实 施中应对此作出明确界定。
举证责任与管辖法院。于这两点, 反垄断法没有作出特别规定,理应适用 民事法律制度的一般原则。不过在审判 实践中,由于反垄断违法行为具有一定 的隐蔽性与技术性,原告在对违法行为 举证能力方面的弱势不言而喻。为了减 少私人执行的难度,提高私人执行的几 率,可在借鉴美国模式中的审前证据开 示制度(美国反垄断法中赋予一方当事 人要求另一方当事人提供相关文件资料 的权利的制度〉和执行机构的事实认定 对法院有约束力的规定的基础上,结合 我国实际,引为我用。例如,明确对某 些特定垄断违法行为实行适当的举证责 任倒置,就对市场支配地位推定的否定 和转嫁抗辩而言,便可明确规定由被控 垄断行为人承担举证责任;对于反垄断 公共执行机构已取得的证据或处理结果 或审查结论,除非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 以推翻,对法院的约束力应该是一定的。 在案件管辖上,“第一案”中适用 的是民事诉讼法管辖的一般原则:由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受理。对此垄断民 事诉讼纠纷的地域管辖确定是无甚异议 的,只是在其级别管辖上需要打上问号。 理论界普遍认为鉴于反垄断民事案件的 专业特殊性和我国现行相应司法能力的 欠缺以及统一裁判标准的需要,应实行 集中管辖,以省会市和直辖市辖区内的 中级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 级人民法院管辖为宜。确实,现实中基 层人民法院审判此类案件时便反映出倍 感棘手的现象,这也成为实践中反垄断 民事诉讼案件进展滞缓的诱因之一。而 且,目前我国反垄断司法审判机构采用 的多为知识产权法庭,但是,反垄断民 事纠纷案远不限于知识产权垄断纠纷 案,因此,为提高司法能力,有必要设 立专门的反垄断法庭。现今上海市第二 中级人民法院已在全国法院率先设立反 垄断案件的专门合议庭,值得推广。
相关民事责任问题。“第一案” 中涉及到的民事责任体现于原告“请求 法院判令北京网通接受其办理1+亲情 业务的申请、索赔1元”的诉求,这无 异于一般民事侵权纠纷中两种常见的责 任方式:停止侵害和赔偿损失。依据第 50条的规定,尽“民事责任”是建立 在“有损害”的前提下,顺理成章就过 渡为“损害赔偿”了,而停止侵害、消 除危险这类民事责任方式则不问损害是 否发生,只问侵害是否存在;其次,停 止侵害、消除危险等在反垄断法上属事 前禁止措施,法律一旦明文规定,具有 竞争关系的厂商或消费者,就有可能随 时提起诉讼以禁止这些违法尚不太明确 的行为。在我国当下极有可能使得积极参与竞争的厂商顾虑重重以致不敢充分 竞争,因而仅从这执法成本上考虑,司 法实践中也需谨慎为之了。
在具体操作中,损害赔偿标准又该 如何把握?而“第一案”中“索赔一元” 是否于法有据?诚然,原告这一诉求主 要是基于公益诉讼的目的考虑,以期待 此赔偿形式对公益违法行为形式的威慑 效应,所以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私 人民事损害赔偿”。严格说来,真正的“损 害赔偿”还得以民事侵权之诉的一般原 则“直接且实际的损害额”为准。回到 “第一案”,便该是被侵权客户因北京 网通的差别待遇所招致的实际损失,即 其与一般客户相比失去的可得利益了, 这才具有反垄断私人执行的普遍意义。 至于许多学者提到的为激励私人执行的 积极性而借鉴美国或台湾的“惩罚性赔 偿标准”,便该归于立法上的利益权衡 和精神意旨了,可以在日后反垄断法相 应的配套实施细则中加以抉择。不过, 在笔者看来,眼下最要紧的,还是立足 于我国本土国情,以“保护良性竞争” 为中心,将这部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反 垄断法》活用、实用开来。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