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教育论文
终身教育是当今国际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终身体育的思想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被我国体育工作者广泛关注,成为体育科研领域的一项重要前沿课题。终身体育思想不仅包括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各项体育教育活动,而且也关注学生在校期间所受的体育教育能否使其终身受益。终身体育思想的核心是使体育贯穿人的一生,无论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还是社会体育都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体育则是终身体育的重要基础。
一、终身体育思想的提出。
终身体育的思想是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而伴生出来的。上世纪60年代初期,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郎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至今仍是国际教育界研究课题的前沿和主流。终身教育思想也正在对当代教育实践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终身教育的提倡者认为,教育即要有充实的内涵又要具备全面的外延。不能简单地把教育局限在学校的范围内,应该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纳入进来。社会教育是对所有人进行的教育,一个人要在一生中持续接受教育,让教育融入到个人生活中,使人在道德、人格、伦理、生理等全面发展。对于终身体育的研究,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都受到体育教育和进行体育锻炼,使自己始终处于健康状态(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终身体育思想被誉为新世纪的体育思想,出现之初就受到大家的欢迎,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先进思想。终身体育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终身教育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对终身体育思想进行研究是现阶段体育制度改革、体育教学改革和社会体育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丰富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二、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要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必须首先了解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最基本形式,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的的基本途径。高校的体育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在校期间在身心各方面都得到发展,而且要教会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后能够掌握自主锻炼的方法。
由于目前大学生就业和考研的压力比较大,所以普遍对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有着很高的积极性,而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普遍不高,没有搞清楚自主锻炼和终身健身的实际意义。现实中的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而且对体育基础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又缺乏自觉性,只是迫于学分和各方面的客观压力才不得已参加体育活动,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高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体育教育是人才培养的物质基础,合格的高级人才除了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人格修养之外,还要具有强健的体魄。人是知识的载体,而健康是人才的最基本物质基础。人保持健康的体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进行体育锻炼,但要了解基本的人体生理知识和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这些都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阶段。
高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重要阶段,高校教育的内容对学生今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专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高校的体育教育也相应注重加强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强化学生自学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正确锻炼身体的方法,强化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使高校成为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场所。
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教育的新目标和新思想。随着现代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不断加快,终身体育思想的实际意义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终身体育的内容。
参考国家教委制定的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和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我们认为终身体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下列:
表1 终身体育内容
体育知识 |
道德 |
体育技能 |
体育保健 |
兴趣爱好 |
人体生理、心理知识 生物学、医学知识 体育理论 体育基本知识 |
社会道德 社会公德 体育道德 |
运动技术、技能 运动器械的使用 运动医学知识、技能 运动项目理论知识 |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健康 |
热心 浓厚 持久 愉悦 |
四、终身体育的实施。
4.1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为了面对新时代新技术革命挑战下激烈的人才竞争,大学生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和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学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基地,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接轨。
要想让大学生在学校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高校的体育教育必须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终身体育不仅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作为高校的体育工作者,日常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责无旁贷。
4.2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是经过长期实践和反复练习而且不需要监督就能自觉进行的。而任何习惯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高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加速这个过程,使学生尽早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4.3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在大学生形成了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兴趣后,就要对他们进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无论兴趣多高,习惯多么自然,没有锻炼的能力什么都是枉然。终身体育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长远规划。
4.4终身体育兴趣的培养。兴趣永远是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动力所在。体育兴趣就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在高校开展终身体育教育,首先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在兴趣培养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让学生自觉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提高兴趣、养成习惯。
五、小结
高校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高一环。高校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能否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的基础。而终身体育又是高校的一个延续,是学与用的关键衔接点。高校体育教育可以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在传授学生体育知识、掌握锻炼身体方法、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等方面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于长镇.试论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J].体育科学.1993.5
[2]刘光肃.试论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J].体育科学.1993.4
[3]林诗娟.论终身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3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