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论中学语文备课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作者:张全来源:《现代企业教育》日期:2015-02-14人气:822

    备课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之重,备课是否充分,体现着教师本身对课文的把握程度,并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对课文的学习。传统的备课模式存在着内容单一,较为片面的弊端。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学改革的时尚风气渐浓,实现备课创新必不可少。语文备课具有开放性,因此,将初中的语文与课堂教学模式相关的基本知识紧密联系,将二者结合起来备课可以有效提高语文备课质量,进而提高课堂学生的听课效率。在本文中,读者可以了解到语文与现代教学模式结合备课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一、 现代语文教学的现状及传统备课模式

1. 现代语文教学现状

    教学内容不限于课本,它即来自课本,更来自学生生活[1]。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语文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包含了大量的文化知识。通过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因此,努力上好语文课,是每一位语文任课教师的心愿。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教授法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过多的讲授教学使得教学设计单一、乏味、缺少多变的教学方法必然使得课堂乏味,没有活力。教师依靠一张嘴,一根粉笔单向传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

2. 现代语文传统备课模式

    我们常见的教学过程就是(1)导入课文(2)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3)作者简介(4)分段落讲解课文(5)总结中心思想,鉴赏文章的艺术手法。看到这样的教学设计,同学们就能想象到整堂课程的进行状况。

二、 传统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传统的语文备课模式存在着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局面。也导致教育目标的单一性,教育对象的片面发展,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教育教学方法的僵化。另外,教学目标的规约严格限定课堂教学目标,钳制了课堂教学丰富的动态生成性。

    学生是群体的人,也是个体的人,新的教育观念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观[2]。面对新的教育理念的出现,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手法和观念进行反思和改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智语道出千百年来为人师的职责,因此,上好一堂课,为学生解疑惑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职责。课堂,是教师备课内容的具体化。备课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初的一个环节,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对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实现语文学科的备课创新必不可少。

三、 引用现代的备课理论研究对语文备课的启示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说到底是一个教育创新的问题。要搞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求创新。

    所有语文任课教师都会给自己设定个教学目标。语文的教学目标要做到全方位、立体化、语文的教学课堂是教师与课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之间的互动交流,要有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做到目标之间的相互结合[3]。而且每个任课教师都明白,备课对语文学科来说至关重要,备课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实际的语文学科教学质量。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的备课具有创新性。怎样创新,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多积累、多开拓、多探索,相对于其他语文教师的备课又显得独特,新颖。 

    社会变化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实施以及教学活动方式有影响,这些都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必须考虑的[4]。所以在备课当中,可以通过开展课程教学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相结合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古语“文史不分家”的说法家喻户晓。历史的记载和传播离不开语言、文字,而各种语言文字中又包含大量的与历史相关的东西。在进行语文学科备课的时候,适当的添加一些历史学科的知识,可以对语文备课进行有效的深化。我们知道,语文学科中的很多内容都具有较深层的历史背景。 一些作品甚至是作家立足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事件进行创作的。例如,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一部著名的短篇小说,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末期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授课时,教师可以结合者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备课,更激起读者对毒害、摧残他的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愤恨。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在实际备课过程中,语文任课教师可以积极的利各种历史理论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备课内容。又如,在对白居易的《卖炭翁》一文进行备课的时候,教师便可以结合历史教材唐朝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在备课教案中适当添加一些关于唐代“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的内容,作为实际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进行安排。同样的,各种语文学科的语言文化知识也可以被积极的应用于历史备课过程中。这同时也体现着语文这项学科的开放度之广,灵活度之高。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深深的感受到语文备课变化的必要性,从新看待语文备课,注重语文备课中的备学生,语文备课的延时性,语文备课的开放性,还有就是语文备课时资料使用的创新性,通过教学实践不断的总结,完善语文备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语文教育工作,提升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是语文课堂焕然一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结语

    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语文备课也是如此,语文作为文学性学科与工具性学科的统一,它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个性,也有跟其他学科相同的共性,这就需要我们平衡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更深入的研究语文备课,使得语文备课更加专业化,科学化。在实施备课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改造、丰富、创新。在完成教学后更需要不断反思,完善。使得语文备课更加专业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陈大伟.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M]. 北京: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曾文婕.课堂教学设计[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陈振华.如何设计好教学目标[J].基础教育课程;2006(6) :24-25.

[4]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