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入完颜斜烈幕府论——文学论文
金哀宗即位的正大元年,举行了一次科举。元好问应宏词科,被授予国史院编修官。但是他对当时国史院冬烘的生活感到很无聊,即于第二年辞馆归嵩山。并且从他作的诗词中可以看出,诗人此时对仕途已经感到很疲倦了,更愿意在山林中放纵自己的性情。但正大三年,元好问又进入完颜斜烈幕府,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一、元好问在完颜斜烈幕府时间考。
元好问曾在诗中多出提到入完颜斜烈幕府一事,如《丹霞下院同仲泽鼎玉赋》一诗,其下注云:“时从商帅军至南阳”。[1]可知,这是诗人曾随完颜斜烈到南阳狩猎,与王渥等人到丹霞寺游玩而作。还有《即事》一诗,自注:“商帅国器见免从军”诗云:“逋客而今不属官,住山盟在未应寒。书生本自无燕颔,造物何尝戏鼠肝。会撮指天容我懒,䲭夷盛酒尽君欢。到家慈母应相问,为说将军礼数宽。”[2]可知,元好问曾经入完颜斜烈幕府,并受到的礼遇。以上材料说明,元好问确实是进入完颜斜烈幕府,但在史籍和作品中都没有明说入幕府的时间,这需要从其他史料中考证。
《元好问全集》卷四十有《题樗轩九歌遗音大字后》,末云:“正大三年季春二十三日为松庵书。”[3]冯璧自号松庵,可知,正大三年春三月,元好问在嵩山会见冯璧。还有,《元好问全集》卷三十八《良佐镜铭》云:“丙戌夏四月,予过汜南,良佐请铭其镜,因取往所见八言之义,衍之以为铭。良佐忠于爱君,笃于事长,严于治军旅,又谦谦折节下士,从诸公授《论语》、《春秋》,读新安朱氏小学,以为治心之要。故就其可知者而勉之。”[4]丙戌即正大三年,良佐,即完颜彝,他是完颜斜烈的弟弟。完颜彝与元好问友善,其卒后元好问为他作碑铭。在文中提到的“汜南”即方城。方城,在金时本叫裕州,后改为方城。通过以上可知,元好问为完颜彝作镜铭是在正大三年四月。那么,元好问入完颜斜烈幕府的时间也应该是正大三年四月。
元好问在正大三年四月入完颜斜烈幕府,又是什么时间离开的呢?
这可以通过分析元好问在这一时期所作的诗词来确定。元好问作于这一时期的诗《丹霞下院同仲泽鼎玉赋》,其下注云:“时从商帅军至南阳”,[5]可知,这是随完颜斜烈到南阳狩猎,与王渥等人到丹霞寺游玩而作。王渥此时与元好问同在斜烈幕府,他也作了一首诗,即《游丹霞下院同裕之、鼎玉分得留字》。从诗题中可知,元好问、王渥这两首诗作于同一时间。元好问在诗中有“霜钟今得见丰山”[6],而王渥的诗中则有“霜落丰山白水收”“一笛西风唤客愁”[7]之语,可知他们到丹霞寺已经是深秋了。元好问应该是从丹霞寺回来后就离开完颜斜烈幕府的。《中州集》卷六记载了王渥为他送行的诗《送裕之还嵩山》中有“对床夜雨他年梦,满马西风此日心。”[8]王渥为他送行时也是秋季。所以从以上诗中可知,元好问是在正大三年四月入完颜斜烈幕府,同年秋季就离开,回到嵩山。
二、元好问入完颜斜烈幕府原因考。
从上文可知,元好问在正大三年入完颜斜烈幕府,同年秋季就离开,回到嵩山。关于元好问入斜烈幕府的原因,史料中没有记载,元好问自己也没有明说,只在诗中有“商帅国器见免从军”等语。因此,元好问入斜烈幕府的原因,需要分析史料才能得知。
首先,元好问并不是一个十分热衷于仕途的人,他入完颜斜烈幕府绝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这从正大元年入国史院,第二年就离开就可证明。正大元年,元好问应宏词科,被授予国史院编修官,开始了他的在京师的仕途生涯。但元好问对国史院冬烘的生活感到很无聊,于是在正大二年夏就辞馆归嵩山。他在离开史馆时作《出京》一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厌恶。其序云:“史院得告归嵩山侍下”,诗中就说:“从宦非所堪,长告欣得请。”[9]可见,诗人并不是执着于仕途的,在史馆的经历已经使得他疲惫不堪了。同时还有一首词,也是诗人离开京师时写的。《浣溪沙·史院得告归嵩山》,其中云:“万顷风烟入酒壶,西山归去一狂夫。皇家结网未曾疏。 情性本宜闲处著,文章自付用时无。醉来聊为鼓咙胡。”[10]诗人认为自己的性情本就不适合仕途,还是更加喜欢自由的山水田园生活。从这些诗词中可以肯定,元好问在正大三年入完颜斜烈幕府绝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入幕府并非自愿。
那么,元好问入完颜斜烈幕府的原因就是外在因素了。元好问入完颜斜烈幕府的主要原因是被签军。金末曾多次签文人入军,《归潜志》卷七云:“金朝兵制最弊,每有征伐或边衅,动下令签军,州县骚动。其民家有数丁男好身手,成时尽拣取无遗,号泣怨嗟,阖家以为苦。驱此辈战,欲其克胜,艰哉。贞佑初,下令签军,会一时任子为监官者以春赴吏部调数,宰执使尽拣取,号‘监官军’,其人愤愠号叫,交愬于台省,又冲宰相卤簿,告丞相仆散七斤,大怒,趣左右取弓矢射去。已而,上知其不可用,免之。元光末,备潼关、黄河,又下令签军,诸使者历郡邑,自见居官者外,无文武,大小执事官皆拣之。至许州,前戸部郎中、侍御史刘元规,年几六十,亦中选为千戸。至陈州,予先子以前监察御史,亦为千户。”[11]通过刘祁的记载可知,金末签文人入军是很普遍的,特别是一些没有职位的文人,被签军的可能性很大。《归潜志》卷八云:“高丞相岩夫在相位,因元光二年元日庆七十,会乡里交旧,且求作诗文,时先子以新罢御史,避嫌不赴。”[12]刘从益在元光二年正月被罢免御史一职,即被签入军。刘元规也应该是这样的。刘元规和刘从益都曾经作官的人,在解职后都被签入军。那么,元好问在正大二年离开史馆后,也是没有任何官职的,此时也应该是被签入军。对此,刘祁在《归潜志》中气愤地说道:“嗟乎,以任子为兵已失体,况以朝士大夫充斯役乎?”[13]由金末签文人入军可知,金代文人的地位是很低的。
这主要原因是金代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尽管统治阶层重视文治,但文士们并没有进入决策层,统治阶层仍然是由女真贵族担任,文人只是统治者的工具而已。特别是南渡之后,吏权大盛,文士的地位就更低了。“南渡后,宣宗奖用胥吏,抑士大夫,凡有敢为、敢言者,多被斥逐。”[14]这直接导致了金末文人地位的低下。比如像赵秉文这样的大文士,都曾经受到术虎高琪的杖责,这在其他朝代是很少见的事情。《归潜志》卷八云:“赵闲闲以文学名一世,于吏事非所长。兴定初,术虎高琪为相,恶士大夫,有罪辄以军储论加棰杖,在位者往往被其苦。俄命赵公摄南京转运司,未几,果坐误粮草事,当杖。既奏,宣宗曰:‘学士岂当棰耶?’高琪曰:‘不然无以戒后。’遂杖四十,公大愤焉。”[15]由此可以看出,金末文士的地位低下,处境十分艰辛。
正大三年,元好问没有任何职务,即被签军。与其他被签军的人相比,他没有在军队里受苦,而是进入完颜斜烈幕府,得到礼遇。元好问入完颜斜烈幕府,除了他自身的才名之外,还与他和完颜彝很要好有关。
完颜彝即斜烈之弟,与元好问友善,其卒后元好问为他作碑铭。《金史》卷一百二十三有传,传中云:“完颜陈和尚,名彝,字良佐,世以小字行。”“正大二年,斜烈落帅职,例为总领,屯方城。陈和尚随以往,凡兄军中事皆预知之斜烈。”[16]正大二年完颜斜烈屯军方城,其弟完颜陈和尚相从。以完颜陈和尚与元好问的关系,可知到军中后,其兄完颜鼎对元好问礼遇有加,是必然的。
此外,还与完颜斜烈爱惜文士有关。上文中的商帅国器,即完颜斜烈。《金史》卷一百二十三载:“斜烈名鼎,字国器,毕里海世袭猛安。年二十,以善战知名。自寿泗元帅,转安平都尉,镇商州,威望甚重。敬贤下士,有古贤将之风。初至商州,一日捜伏于大竹林中,得欧阳修子孙,伺而知之,并其族属乡里三千余人,皆纵遣之。”[17]关于完颜斜烈喜欢与文人交往,《归潜志》卷六云:“南渡后,诸女直世袭猛安、谋克往往好文学,与士大夫游。如完颜斜烈兄弟、移剌廷玉温甫总领、夹谷徳固、术虎士、乌林答肃孺辈,作诗多有可称。”[18]完颜斜烈礼贤下士,于是得到元好问这样的文士,招入幕府,甚是礼遇,并免去其从军的身份。应该说,元好问是很幸运的。
三、元好问在幕府期间创作的诗词的特征。
由于元好问被签入军而又被完颜协力所礼遇,因此这一时期所作诗词就与其他时期有所不同,元好问在入斜烈幕府后,写作的诗词较多。就内容而言,这些诗词大都是一些游玩、饮宴之作,这是由其时的幕府生活所决定的。在风格上,大多抒写豪迈之情。其中《水龙吟》一词写得较为突出,这首词是正大三年秋季随完颜斜烈到南阳狩猎时而作的,诗人以门客的身份,描写了一次声势浩大的狩猎活动,歌颂了斜烈的英武。
全词气势豪大,情感激越,是金代词中少有的作品。其词为:“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掩。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蓋世韩彭,可能只辨,寻常鹰犬。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19]
这首词写得很有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味道,都是写打猎的情景,赞扬将帅的威武。并且,元好问的这首词中很多话语都是仿用苏轼的。首句“少年射虎名豪”,让人联想到苏轼的“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还有“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和苏轼的“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20]有异曲同工之妙。把打猎的那种紧张刺激表现出来了。元好问虽然在词中化用了苏词的语言,但整首词显得比较自然,衔接完整,感情流动激越。词的上半阙写了出猎时壮阔的场面,下半阙主要写了狩猎归来在军中饮宴,以及由此引发了词人对将军的赞美。面对威武的完颜斜烈,草木狐兔都自动避其锋芒。而像韩信、彭越那样有伟大功勋的大将,可能只认识一般的鹰犬。表达了诗人希望完颜斜烈能够收复失地,保一方平安。词中的“天山箭”,诗人是用了唐·薛仁贵的典故。《新唐书·薛仁贵传》卷一百一十一载:“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21]因此,“天山箭”是指武艺高强,对敌人有威慑力的人。元好问这儿用来代指完颜斜烈,既写了他自身的武艺高强,又写出希望他像薛仁贵那样,能够抵御外侮,安定边疆。这背后无疑有着对完颜斜烈的知遇之情。
[1] [2] [3] [4] [5] [6] [9] [10] [19] 姚奠中主编:《元好问全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第186页,第835页,第790页,第176页,第19页,第1010页,第1064页。
[7] [8] [金]元好问:《中州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9页。
[11] [12] [13] [14] [15] [18] (金)刘祁:《归潜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7页,第78页,第78页,第84页,第73页,第89页,第63页。
[16] [17] (元)脱脱:《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680—2681页,第2683页。
[20]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文学研究所编:《唐宋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9页。
[21] (宋)欧阳修、宋祈《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141页。
参考文献:
[1] 姚奠中主编. 元好问全集[M].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2] [金]元好问. 中州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3] [金]刘祁. 归潜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4] [元]脱脱. 金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