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霍桑长篇小说中的哥特性

作者:许卓艺来源:《芒种》日期:2015-08-18人气:1689

    虽然霍桑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更重视对于内心恐惧与人性善恶的挖掘,但他也体现着传统哥特小说的叙事风格,在霍桑的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场景设置中频繁使用森林、古堡、监狱、墓地等具有恐怖色彩的意象,营造了恐怖的氛围。在霍桑著名代表作品《红字》中,作者就采用了这种哥特式的场景设置。森林是霍桑在《红字》及其他小说中较多使用的恐怖场景设置,霍桑笔下的森林大都是广袤而幽深的,或是充满了未知的神秘,或是满藏着已知的危险。“这片无垠的森林充满了令人向往又令人畏惧的危险……”③在《红字》中的这片森林与人们聚居地很近,它存在于人们生活的范围之中,但是却十分的恐怖,除了斯宾塞女巫以外没有任何人敢于踏足。在森林之外,《红字》中恐怖场景还有监狱和墓地,这片监狱和墓地是在新殖民地时期修建的,与罪恶和死亡紧紧相连的监狱和墓地充满了恐怖的气息,尤其是在小说开篇部分女主人公带着象征着罪恶的“红A”走过这篇杂草丛生、幽暗荒凉的墓地时,她坚定与纯洁的形象与这里的恐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这种恐怖场景的设置增添了一种神秘气息与悲剧色彩。

    通观霍桑的小说创作,恐怖场景的设置存在于每部作品之中,但相比于传统的哥特小说而言,这种恐怖场景的设置却不再是作者重点着思之处,霍桑只是通过这些表面化的恐怖场景的设置来烘托气氛。霍桑曾言,与欧洲相比,年轻的美国没有秘传,缺少古风,只有在日光下单调的繁荣,这就是霍桑吸收哥特小说恐怖场景设置这一叙事手法的初衷,通过恐怖场景设置所营造的神秘气息使霍桑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模糊古今的界限,将历史与现代交相呈现在小说之中,打破了时代主流价值观念的限制,使小说在讽刺罪恶,甚至是批判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展现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希冀的过程中塑造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红字》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在丈夫失踪多年后,与当地的牧师丁梅斯代尔通奸并生下了女儿珠儿,海斯特在独自抚养珠儿的同时还要饱受非议和辱骂,甚至在清教的统治下要终生佩戴象征着罪恶与耻辱的“红A”,在海斯特生活的环境中,她与珠儿无疑是显性的罪恶,而人们对海斯特的无情、排挤与打压以及丁梅斯代尔的懦弱则是小说中隐性的罪恶,虽然霍桑在小说中并没有明示众人之恶,但却通过对海斯特一生的书写暗示着人们心中之恶及由此衍生出的恶行,霍桑认为罪恶之行来源于罪恶之思,只有人类的心灵得到净化才能够化解无情伤害和相互折磨。

    无论是传统哥特小说还是霍桑的“哥特罗曼司”创作,均未远离罪恶这一创作主题,但相比之下,霍桑关于罪恶的书写更重视内心的罪恶,在《红字》中,作者就是自显性的罪恶逐渐深入到关于隐性的罪恶书写之中。在小说中,海斯特是一个年轻的寡妇,在丈夫失踪数年后,与才貌出众的丁梅斯代尔牧师相恋,受当地清教思想的制约,二人一直将这段感情深藏起来,这种暂时的宁静被珠儿的出生所打破。当海斯特生下珠儿后,人们将道德的矛头指向了这个寡居多年的少妇,迫使其背负象征着罪恶的“红A”,而海斯特却独自承担起了所有罪责,即使是在抱着珠儿走向审判台上时,她依然在保护爱人丁梅斯代尔的声誉,在众人的拷问之中依然严守关于孩子生父的秘密。

    在《红字》中,从故事情节叙述方面来说,霍桑在书写海斯特与他人私通之罪;但从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看,作者则通过凸显在极端环境下的女主人公的美好品质展现了他人之恶。海斯特大胆追寻真爱,并为了守护爱人而甘愿独揽罪责,保护了丁梅斯代尔牧师的身份和在当地的名望,由此可见海斯特的善良与重情;海斯特按部就班的生活,用心地教育女儿珠儿,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为珠儿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保留着女儿的活泼的天性,展现出海斯特的坚强和果敢;当丁梅斯代尔已经死去后,海斯特放弃了与珠儿远离伤心之地的幸福生活,为了与爱人的美好回忆重返故土,再次展现出海斯特重情的同时也书写出了海斯特的反抗情结,捍卫女性应有的权利。在《红字》中,霍桑除了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批判众人之恶的同时,还在小说的结局设置方面深化了这种批评性。海斯特在重返故土后,并没有再次遭遇众人的排挤和唾弃,反而凭借她多年对真爱的坚守和对生活的执着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此时佩戴在胸前的“红A”已经改变了旧有的关于通奸和耻辱的含义,反而成为了一种荣耀的象征。在众人对海斯特的欺辱之恶外,丁梅斯代尔的懦弱也成为了霍桑所批判的隐性罪恶,他无法放弃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与所爱之人共尝苦果,更没有尽到一个父亲所应尽的责任,但在小说结局的设置中,丁梅斯代尔却在积年累月的自责中身体每况愈下,在临终前终于勇敢地承认自己是珠儿的父亲,洗刷了自己因懦弱而犯下的罪责。

    在《红字》中,霍桑所书写的中心就是善与恶,海斯特的通奸是清教与众人不能忍受的罪恶,但她却因重情和执着而成就了一颗善良的心;包括丁梅斯代尔在内的众人坚守清教教规而安分生活是对善的遵从,但却因对海斯特精神上的虐待而内心罪恶。正如前文所述,霍桑认为内心之恶是世间之恶的源泉,消除罪恶的方法就是净化心灵,与其说《红字》是对海斯特之罪的叙述,不如说《红字》通过书写海斯特赎罪的悲剧而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批判了真正的罪恶。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