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伦敦笔下动物形象的批判性
杰克·伦敦之所以会创作系列以狗为主人公的动物小说,其主要原因在于杰克在淘金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在杰克眼中,这些雪橇犬是可怜而可悲的,他们虽然是淘金者劳动生活的必须品,但却不断地受到主人的虐待,这些淘金者毫不顾忌道德和情谊,无节制地从这些雪橇犬身上榨取价值,金钱成为了他们生活的唯一准则。对于淘金者虐狗的现象,杰克·伦敦深恶痛疾,这从其动物小说的结局中便可见一斑,同时,杰克也对这种唯金钱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风气表达了自己深刻的批判。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淘金在美国本土大热,淘金者们狂热地奔赴偏远极寒地带,渴望通过淘金而一举致富,可以说,在淘金热的背后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所急剧变化的价值观念,人们逐渐抛弃了传统基督教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开始狂热地追寻金钱,并通过金钱实现自己的“美国梦”。这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追梦过程是扭曲的,无论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还是人与人的交往中,道德被抛弃,情感被弱化,个人主义迅速膨胀。在社会中,人以个体的自我为中心,在自然中,人以人类集体为中心,认为人是自然界的霸主,物种歧视的思想逐渐蔓延,自然之物不再是与人类平等的存在,均沦为人类可以肆意使用、破坏的工具,在杰克的《杂种巴塔特》、《荒野的呼唤》中,雪橇犬便被定位于人类可以任意使用的工具之上,其中的使用不仅包括沉重的体力劳作,甚至成为主人发泄情绪之所。对于为自身创造财富、提供便利的雪橇犬们,人类不仅没有产生感激之情,反而经常对他们打骂,在杰克笔下,这些罪恶的主人甚至将打骂、虐待动物作为打发枯燥的淘金生活的娱乐,由此可见,杰克动物小说中对极端个人主义的批判。
在杰克的动物小说中,作者还注重通过塑造相互对立并对比鲜明的人与动物的形象来体现对极端个人主义和主流道德观念沦丧的批判,在《荒野的呼唤》中,巴克是一只温顺的狗,他对之前的法官主人十分忠心,即便后来在新主人的淘金工作中身心俱疲,但他依然任劳任怨,直到不堪忍受长期以来的虐待后才重归荒野。而在《杂种巴塔特》中,虽然巴塔特最终陷害了自己的主人并愤怒地践踏了主任的尸体,但在遭遇虐待之前,巴塔特也是一只强壮而温顺的狗。相比之下,人类则在金钱的诱惑下变的毫无良善可寻,甚至在施虐的过程中自得其乐,由此,动物之间及动物对主人的忠诚、朴实与人类的残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凸显了动物形象塑造的现实批判性。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芒种》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