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从《女宾》看波伏瓦的女性独立观

作者:李澧来源:《芒种》日期:2016-01-06人气:2969

《女宾》是法国著名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处女作。小说主要从女主人公弗朗索瓦丝的所见、所感、所思出发,讲述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恋爱“三重奏”的故事。小说《女宾》的扉页上有两句题辞。第一句是:“献给奥尔嘉·高萨绮薇茨”;第二句是:“每个意识追求另一个意识的死亡——黑格尔”。前者暗示了《女宾》的自传色彩;后者揭示了贯穿其始终的存在主义思想。然而,学界对《女宾》的解读总是关注其“存在主义”,而很少关注其“女性体验”。事实上,《女宾》书写之时,“存在主义”在萨特和波伏瓦的探讨之中还没有成型;波伏瓦对此也不满:“早在我听到‘存在主义’这个词前我就开始写《他人的血》(波伏瓦的第二部小说)了。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自身的经历,而不是一种哲学体系。”[1]即便对“存在主义”一无所知,也不妨碍读者领略《女宾》一书的思想魅力。

一、女性独立的经济基础:真正的事业

强调“女性应该经济独立”无疑是老调重弹。1928年,吴尔夫曾就“女性与小说”一题的演讲稿写成《一间自己的房间》,开头便宣称:“女人要想写小说,必须有钱,再加一间自己的房间。”[2]写作是那个时代的女性表达自我与实现自我少之又少的方式之一,但前提是:要有钱。1923年,鲁迅先生在做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时说:“她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3]作为一个已经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了经济独立的女性,波伏瓦认识到钱的重要性:“我总是经常建议女人们应该独立,声称独立必须从‘钱包’开始。”[4]正因为经济独立,波伏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真正”的事业去获得经济独立。“真正”的事业,能给予女性精神层面上的寄托和充实。《女宾》中,波伏瓦塑造了弗朗索瓦丝这个明显带有其个人色彩的女作家形象,并通过她与小说中另外两个女性的对比,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女性事业观”。

先看没有事业的“女宾”格扎维埃尔。这个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年轻姑娘,没有工作也没有爱好,一无所能又厌恶努力。弗朗索瓦丝无奈地的评价道:“她是那样懦弱,那样无能,她永远不会有勇气学一门手艺,她的叔叔为她设计的未来就是嫁一个恭顺的丈夫和生很多孩子。”[5]弗朗索瓦丝希望格扎维埃尔能习得一门手艺,在经济上不用依附别人。然而,格扎维埃尔缺乏努力意愿,进步始终有限。

再看把事业当作消磨时间的伊丽莎白。她是皮埃尔的妹妹,也是弗朗索瓦丝的同窗好友。她想象弗朗索瓦丝一样成为一个坚强而独立的女性,但她只学到了其“形”而没有领悟其“神”。“她以作画度时光。目的是让自己相信自己是个画家,但是这仅仅是一种令人伤心的演戏罢了。”[6]她从未真正热爱绘画,这种自欺欺人的表演在旁人看来是可笑与可憎的,对于她自己来说则是可耻与可悲的。事业在带给她物质上独立的同时,反而让她在精神上更加空虚。

最后看拥有真正事业的弗朗索瓦丝。波伏瓦认为:“今天,表演艺术不是向女人开放的唯一的艺术;许多女人还参加各种各样的创造性活动。女人的处境使她很容易通过文学艺术去寻求拯救。”[7]《女宾》中,弗朗索瓦丝正是这样一位女作家。写作,使她经济独立;事业,让她与恋人平等而深入地相处、交流。正是因为有了这份精神上的依托,感情不再是她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东西,这也是她能和皮埃尔长期保持一种自由的恋人关系的根源。事业给予弗朗索瓦丝的是真正的独立、充实与满足:“和我一样,我希望写一本好书。人们喜欢做好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但这不是为了光荣和体面。”[8]真正的事业使弗朗索瓦丝在生活和气质上展现出与传统女性全然不同的一面。

波伏瓦通过小说中的三个人物展现了女性对待事业的三种典型态度,也是三个层次。而波伏瓦“事业观”的独到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只着眼于“女性”的角度,更着眼于“人性”的高度:除了“形而下”的衣食温饱,更要“形而上”的精神富足。

二、女性独立的精神条件:自由的情感

物质上的自给自足只是女性独立的基本条件,如果精神上始终不能“断奶”,物质上的独立对女性而言将意义甚微。在女性需要面对的众多精神层面的问题中,男女情感问题无疑居于突出地位。因此,女性不仅要树立起在各个方面都与男性完全平等的信念,更为重要的是在男女情感问题上的观念转变。性爱是排他的,但人性客观而言并不是忠贞的,这不是一个单凭制度或道德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男女双方能在多大程度上达成一致显得至为关键。

《女宾》中,在弗朗索瓦丝、皮埃尔和格扎维埃尔这个新型的“三人组合”之外,波伏瓦另外设置了一组传统的“三角恋情”与之形成对比,即皮埃尔的妹妹伊丽莎白、克洛德及其妻苏珊娜。

从道德上看,伊丽莎白是第三者,她希望有妇之夫克洛德离婚,然后与自己在一起,但克洛德根本没有这种打算。强烈的控制欲和占有欲是这对情人的共同之处。为此,伊丽莎白威逼利诱使尽了各种方法,而“身家并不清白”的克洛德听说伊丽莎白与他人发生关系后亦勃然大怒。女方想要一个忠贞的丈夫,男方想要一个忠贞的情人,几次谈判不成之后,爱情就衍发为战争。

与伊丽莎白不同,虽然皮埃尔并没有婚姻关系的制约,弗朗索瓦丝也从未向其要求过忠贞。在他们看来,能否忠贞并非维持感情的关键,关键是双方能否在此问题上达成一致。格扎维埃尔出现后,弗朗索瓦丝在“三人组合”带来的痛苦的冲击下,在意识到自己丧失了自我的情况下,才勇敢向前迈出了一步,大胆释放了对另一个男性的感情。在行动上最终与皮埃尔达到了一致的弗朗索瓦丝,也重又寻回了自我。

今天,再没有任何理由认为“爱情是女人的全部”,不论其看起来何等光辉耀眼,情感上独立自由的女性都不该孤身拿自己的灵魂献祭。当然,完全走向反面也是不合理的,正如波伏瓦所说:“所谓妇女解放,就是让她不再局限于她同男人的关系,而不是不让她有这种关系。”[9]

三、女性独立的根本路径:男女手足关系的建立

波伏瓦的一生被贴上了无数的标签:存在主义者、作家、萨特的终身伴侣,然而真正奠定她历史地位的是那本被誉为“女权主义圣经”的《第二性》的诞生。这本书虽然主要致力于理论上的探讨,但波伏瓦在最后部分也指出了女性独立与解放的根本路径:男女手足关系的建立。“要取得最大的胜利,男人和女人首先就必须依据并通过他们的自然差异,去毫不含糊地肯定他们的手足关系。”[10]小说《女宾》对此亦有所体现。

所谓“情场如战场”,《女宾》中,格扎维埃尔和皮埃尔,伊丽莎白和克洛德以及苏珊娜和克洛德,几对男女的关系都是以一种剑拔弩张的姿态表现出来的。其中,伊丽莎白和格扎维埃尔更是火药味十足。这两个女人在意图抓住并独占情人的逻辑上出奇地一致,都是“再找一个”刺激对方,但如此硬碰硬的结果只能是一拍两散,两败俱伤。相反,弗朗索瓦丝的处理方式要理性温和得多,且不言其一味在自身寻求改变力图与恋人保持一致是否得当,但这无疑使她与皮埃尔建立了稳固深入的感情关系,并且她没有让自己一直陷在痛苦中。

女性教育方式的改变要以整个社会深层的文化、观念的变革为依托,否则很难真正发挥其作用。《女宾》中,接受了新式教育的伊丽莎白依旧陷在传统女性的苦恼中不能自拔,足可见传统势力之强大,变革之艰难。波伏瓦自身对此深有体会,《第二性》面世所引发的铺天盖地的恶语相向就很能说明问题。

四、结语

当波伏瓦正在文学创作上感到一筹莫展时,在一次偶然的谈话中,她受到萨特的启发,开始尝试在小说中讲述自己的故事,《女宾》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波伏瓦将亲身经历写进小说,借此来思考女性存在的方式,探索女性独立的道路,正是她最重要的价值所在:“而她这方面的代表作就是享有盛誉的理论著作《第二性》、自传性小说《名士风流》与《女客》。正是这三部作品构成了一块支撑着西蒙娜·德·波伏瓦在法国20世纪文学中不朽地位的坚稳基石。”[12]

波伏瓦在自传里谈到那段“三重奏”经历时曾说:“我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可以有创新,没有任何一种形式是先在的、优越的、不可能的:这关系仿佛是注定的。”[13]如果这种“创新”成功了,人类在未来的情感之路上就多了一种选择;如果失败了,也不过是排除了一个错误的选项。不管人们能否认同波伏瓦和萨特的感情生活,但所谓“知识分子”,他们离经叛道又超出常人的价值或许正在于此吧。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wy/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