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教育论文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酒店员工的供不应求使得高职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不断提升
从2000年到2009年,我国酒店数量的增幅达到了236.14%,而酒店从业人员的增幅仅有148.68%。相对于行业规模的急速扩大,我国酒店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数量增幅却呈缓慢上升趋势。2000年平均每间客房的员工数量为1.186人/间,而到2009年已下降至0.999人/间[1],如图1所示。因此,酒店行业很重视对高职毕业生的招聘录用。前往高职院校招聘的酒店企业不仅在数量上逐年增加,在层次上也不断提高。以陕西省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2009年之前来校招聘的酒店每年不超过10家,2009年达到了12家,而2010年则超过了30家,其中包括希尔顿、香格里拉、索菲特等世界著名品牌。相对于其他行业,酒店业由于职业分工种类多、工作环境和福利相对较好而极具吸引力,学生就业对口率不断上升。
2.酒店质量标准的提高对员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除了酒店数量不断增加之外,酒店行业的构成也在发生着变化。主要表现为三星及以下的中低端饭店增长速度变缓甚至在2009年出现了负增长,四星以上的高端酒店数量稳步提升,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酒店采用连锁或特许经营等方式加盟了各种世界著名酒店品牌,如图2所示[2]。由于具备更好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培训机会,高端酒店更受学生青睐,但是这些酒店的主要客源是入境游客,所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礼仪行为规范、跨国文化知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分析研究学生的职业选择状况,课题组于2010年4月至12月对广东、浙江、陕西、河北等地高职院校2006~2009届签约酒店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就业岗位、职位变动情况、职业选择动机、现状满意度及工作期望等方面。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4份,有效率为92%。样本分布:男生25%,女生75%;就业部门:前厅部20%,餐饮部40%,客房部40%;年级分布:2006届42份,2007届47份,2008届46份,2009届49份。
1.就业对口率不断上升,但持续工作时间短
由于基层管理者和员工严重缺员,酒店持续加大高职毕业生的录取机会。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前往酒店就业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以陕西某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在酒店就业的学生占该专业毕业生总数从2006年的26.32%上升到2009年的58.82%。
但学生在酒店的就业稳定性很差。仅在入职三个月以内,就有部分学生选择离开酒店,能坚持一年以上的学生,不到原就业人数的40%。以深圳某五星级酒店为例,2009年11月共接纳了18名学生在该酒店就业,到2010年9月仅剩5名学生。在西安某品牌酒店,甚至出现了工作仅两个月的员工就成了“老员工”的现象。
在所有调查对象中,到2010年9月仍能够继续在酒店工作的只有34人,占总体的18.49%,能够在酒店持续工作1年以上的学生只有63人,占调查对象的34.24%。
2.工作满意率低,退出行业的比例高
尽管当前国内大学生就业市场并不乐观,但大量的高职毕业生在酒店工作一段时间后宁愿去其他竞争激烈的行业寻找机会,也不愿意选择在严重缺乏人才的酒店行业寻求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酒店对学生的培养和使用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即使是仍然在酒店工作的学生,对现有工作的满意度也不高。
3.对职业发展普遍缺乏信心
调查中还发现,正在酒店工作的高职学生,对职业发展前途普遍缺乏信心。这一点在品牌酒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品牌酒店的竞争压力大,晋职要求高,学生获得晋升的机会较少,再加之酒店在制度上缺乏基层员工的晋升途径,学生很容易陷入目标缺失的状态中,进而失去对工作的信心。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