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专科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几点思考-教育论文
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目标定位
1.提高学生对国家政策的理解能力。大学期间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关键的时期。如果不借助有效的媒介,不采取学生们比较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指导,而只是一味地说教,一味地讲高层次的概念,学生们就不会从根本上把握住方向、从内心深处认同国家政策,那么教师再怎样努力,也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而这个有效的媒介之一就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国内外的事件没有一个是独立存在的,每件时事背后都有深层次的背景和原因。当今的大学生们对社会问题、国际国内大事、对时政与国内外形势都是非常关注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们有时无法客观理解中央的重点部署和重要举措,缺乏正确应对复杂的国际问题的态度。要么随波逐流,跟着大众评说时事,要么容易被他人利用,所以必须要通过各种途径给学生们分析时事背景,使学生们逐渐地学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理论武装自己,提高他们对国家政策的理解能力。
2.开阔视野,把握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动态和规律。透过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与矛盾重重的国内形势,会发现其本质其实就是一个发展的问题。通过形势和政策课,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用了30年时间赶上了某些西方国家通过200多年发展所积累的成就,成为世界上GDP总量第二大强国,发展是硬道理。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让大学生们进一步明确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基本规律,做到居安思危。如果青年学生意识不到发展这个重大的课题,就会被时代抛弃,找不到自己的目标;只有清楚地认识到国家的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才能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
3.使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敏感性。稳定是当今时代又一重要的课题。目前,国内外形势异常严峻,当我国的GDP总量站上世界第二的位置时,所受到的压力与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高校是敌对势力渗透的重点阵地、大学生是重点渗透对象。为了达到其目的,各种势力所用的手段越来越隐蔽,采取的形式越来越多样,组织上更趋周密,形式上更趋于隐蔽,范围不断扩大,手段日益现代化。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敏感性和清醒的政治头脑。
4.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针对学生在一些重大形势与政策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认识、针对对社会热点存在无法客观分析的现实,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思想实际,在充分掌握学生思想状况的同时,对时事与热点深度剖析,和学生们一起正确分析党和国家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形势,正确认识社会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提高明辨是非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形成自己正确判断的能力,不易被人利用,也不易盲从。
二、立足学生思想实际,精选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层出不穷,党和国家的方针在不断地推出和调整,行业形势也不断地发展变化,内容的不断变化使得教材很难确定下来,即使能确定,也会时刻变化着。无固定的教材,并不是说担任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教师可以随心所欲、讲到哪处是哪处,而是给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无教材,其实是说明教材的来源更广泛,从当前的社会环境和舆论宣传中可找到素材,也可从对政策方针的解读中得到第一手资料,素材和第一手资料经过分析、研究、讨论和深思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
1.教学要突出党和国家重大会议及其相应决策的内容。结合每学期教育部下达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确定讲授内容。把学生最想了解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的思想问题讲好、讲透,帮助学生们释疑解惑,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十二五发展远景和蓝图,并制定了相应政策。因此,在形势与政策课上,要以“十一五”取得的成就去鼓舞大学生,以“十二五”新的历史使命激励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把思想统一到对党的高度信任和认同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二五战略目标上来。
2.教学要直面国际上发生的突发事件。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要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结合起来。比如2011年的国际形势风云突变,“阿拉伯之春”(中东北非的局势)、“伦敦之夏”(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之争)、“资本主义之秋”(占领华尔街)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以及中国的外交政策,通过形象而又生动的例子,把学生吸引到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上来,提高其分析判断能力。
3.教学要正视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如结合“九一一”事件,对学生进行反恐教育,结合世界金融风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伊拉克和利比亚及叙利亚的政局变化,对学生进行稳定压倒一切的教育。
三、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案例教学。可以结合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制作或选择案例,在教师的精心准备下,由学生进行剖析,得出科学结论,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取多媒体教学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课堂内大量的信息资料,对讲好重点和难点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辩证地说,往往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会成为本课程的亮点和闪光点,会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部分。教师制作先进的教学课件,用直观形象的手段适时地分析国际形势,适时地分析中国对国际敏感事件的态度,适时地明确中国内求发展和和谐、外促和平和合作、促进人类进步和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立场,对学生的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专题式教学。即围绕学生关心的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采取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专题讨论、专题研探的方式,以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凸显教学焦点。
四、通过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教育学生
世界总体和平,但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国际安全形势更趋复杂。目前,世界经济总体开始缓慢复苏,美欧经济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而新兴经济体增长强劲,脆弱性和不平衡性进一步显现,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风险和挑战也在增加,如何保持世界经济稳定、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可能昨天刚备完的课,第二天就又有新的情况发生。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需要不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虽然课堂教学仍然是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实施专题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紧贴时代主旋律的报告会、切合学生实际的专题讲座,也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以多种形式直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把握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动态,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
五、教师要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网络知识与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过去,学生的知识多数来自于任课老师的讲授,来自于课堂教学,教师是权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掌握的信息量不比教师少,渠道越来越宽泛,师生信息地位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网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调查显示,学生们70%的信息来自于网上,可以说大学生们每日必网、无网不在。社会舆论集散于此、敌对势力和反对势力也同样觊觎于此。网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提供了新手段、拓展了新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也一定要占领这一教育平台。教师要利用网络的无界性、便捷性和无时限性,拓展课堂教学的宽度和深度,让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以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工作室的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网络平台上师生可以共享教学资源,可以获取课外阅读资料,进行信息发布和进行互动交流。
文章来源于《教育探索》杂志2012年第6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