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给青春插上亮丽的翅膀

作者:孙迎春来源:原创日期:2013-02-25人气:701
老师,您还让我们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啊,太老太土太幼稚了,我爷爷小时候也唱这样的歌。” “是呀,老歌的学习多枯燥呀,有时我真会睡着,老掉牙的曲子为什么还要我们唱!” “老师,您教我们许嵩的《素颜》吧!那歌,多好听啊!要不要我拷给您?” 这是课间我与学生交流时学生的内心表白。这不由让我感叹:我们的音乐创作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适合中学生唱的歌曲也太少了。而大量的流行歌曲又以爱情为主要内容,被音乐界认为是音乐教育的禁区。如何对待流行音乐?如何让校园充满快乐的歌声?笔者进行了有益的思考与探索。 一、流行音乐渗透入课堂的理性思考 利用中学生这种对流行音乐的迷恋心理进行积极引导是可行的吗?“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首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学生喜爱流行音乐。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很明显地发生变化:开始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接受、模仿能力非常强。现代社会的网络、电视成了他们获取社会信息的重要窗口。在各类信息中,最受他们关注的莫过于流行乐坛的趋势了,加上MP3、MP4、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名目众多的排行榜不断刷新,在可视的荧幕上是“灯光闪耀、音响雷动、气氛火爆”的视听效果,这些都使音乐课本上的传统歌曲显得相形见绌而苍白无力。 其次,符合时代的就有生命力——流行音乐是音乐艺术的时代弄潮儿。有人认为凡是流行音乐必定是“疯疯癫癫、不成体统”的,其实流行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和推崇。有专家认为,“流行音乐反映的社会心态远比社会学家及时”,因而常常出现全民齐唱的歌潮。但有一点要把握,我们所说的“流行音乐”不是流行歌曲,即大陆及港台通俗歌曲的代名词,外国流行音乐、影视歌曲、网络歌曲、流行器乐作品等也都是我们选择的范围。作为教育资源,流行音乐是我们可以挖掘的艺术奇葩与音乐宝典。 第三,“借他山之石,可以攻本地之玉”——音乐教育教学需要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尽管不为很多传统的艺术家所推崇,但它曲调优美,节奏性强,贴近生活,容易学唱。流行音乐的一些优势可以为我们教学所用,比如当学生对拍子掌握不是太好的时候,我常常把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引入并作为训练节奏所需,学生往往掌握很快。 再者,教育的真谛在于心灵的提升——流行音乐的引入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引领。教育贵在读懂学生的心灵,而音乐本身就是心灵的艺术。流行音乐进课堂不是简单地随大流,而是为了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师如果能选择适合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的优秀流行音乐作品,把它引入课堂,不但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共鸣,还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多元化文化信息,促进新一代的青春活力的展示和阳光心态的形成。 二、“流行音乐五分钟”的实践感悟 结合正规音乐内容的教学,每堂课和同学们一起听一听、唱一唱、聊一聊流行音乐,进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并掌握基本技能,笔者进行了“流行音乐五分钟”的尝试与探索。 1.沙里淘金:“不求最好,只求更适合” “流行音乐五分钟”,并不仅仅是将某些流行音乐拿到课堂上来放一下或者教唱一下,而是通过精选曲目而使教学具备丰富的内涵。 一是凸显思想性。笔者总是结合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选唱流行歌曲,例如教师节前选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国庆到了唱《我的中国心》、《祝福祖国》等等。通过选唱这些歌曲,学生对特殊的日子有了特殊的理解,从而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对活跃校园文化、带动思想教育作用巨大。另外,我还结合学生思想状况选唱流行歌曲,例如有的学生因为学习上一落千丈而垂头丧气时,我们就选唱《真心英雄》、《明天会更好》和《水手》等歌曲,激励他们不气馁,奋起直追;针对同学之间闹别扭的现象,就选唱《朋友》、《珍惜》等歌曲,这些歌曲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班级融洽氛围的形成。 二是贯彻教学性。教师可以找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流行音乐,在适时的欣赏和演唱中,丰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训练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有一次,在给学生欣赏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的选段时,我先播放了台湾流行歌曲Remember,听着时尚动感的曲调,同学们顿时来了兴趣,纷纷跟唱起来。趁热打铁,我又告诉学生Remember这首歌曲正是引用了《天鹅湖序曲》的主旋律而写成的,同学们很快就能够将《天鹅湖序曲》的主旋律掌握得不错,较顺利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是不丢指导性。有些教师只关注课堂选歌,其实课外生活的引领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为重要的,教师要警惕学生迷恋一些单调怪异、思想不健康的歌曲,甚至不思进取,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流行歌曲也是音乐教师的职责。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