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

作者:李雪来源:原创日期:2013-07-09人气:964
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地方政府是有能力承担的,但站在流入地政府的立场考虑,流入地政府除了承担本地区儿童的教学费用外,还要承担起流动儿童的教育主体的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方教育资源得使用压力,同时也会引起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相关政策的调整,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关于农民工子女上学的政策,但都收效甚微。原因就是出台的农民工子女上学政策缺乏落实政府责任的约束机制。
(三)学校自身不愿接受农民工子女
大多数的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之后,它的综合比较效益较低,即公办学校招收流动人口子女与招收当地学生在经济收益、政府投入、教学难度、管理难度等方面的得失之比,其综合比较效益不高。因此,大多数的公办学校都缺乏招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是根据政府的指标象征性地招收一些农民工子女。
(四)农民工家庭流动性大,家庭收入低
农民工家庭流动性大,生活不稳定。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居住环境和学习场所不断变化,随迁子女的学习缺乏连贯性,中途辍学现象频繁发生。农民工家庭收入,生活水平低,除去必需的生活费,农民工家庭不能拿出足够的钱让自己的子女进入办学条件较好的公办学校读书,只能勉强进入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就学,甚至无法正常就学。
三、对策探讨
(一)改革户籍制度
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户籍制度,改变教育体制与户籍制度挂钩的传统模式。放开限制,允许那些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的人员,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户口,突破二元结构,逐步建立起一元户籍制度,打破户籍制度壁垒,保证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降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门槛,为农民工子女建立适度宽松的就学环境。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