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视阈下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探索——江淮论坛
作者:宣云凤、林慧来源:原创日期:2013-08-07人气:914
李大钊指出:“道德既是因时因地而常有变动,那么道德就也有新旧的问题发生。适应从前的生活和社会而发生的道德,到了那种生活和社会有了变动的时候,自然失去了他的命运和价值,那就成了旧道德了。这新发生的新生活新社会必然要求一种适应他的道德出来。”[15]281这就告诉我们,道德的基础是物质,是生活。因而,职业道德的建设需要适应已经发生变化了的物质基础,不断更新其内容,更好地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一)更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加快人格转型
人性的异化是一个社会历史性问题,最终将在历史的进程中得以解决。因此,我们不可以一味地将对物的依赖断定为合理化、固定化的存在,应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当前的现状,立足长远和未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从对物的依赖转向对知识和能力的依赖,积极培育具有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促成社会健康平稳转型,这是人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把道德教育的内容穿插于职业知识的传播中是促进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和重要的手段。与此同时,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要使每一个即将或已经在职场中的人认识到,应当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现实。当前,在科技与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道德滑坡、精神失落和压抑人性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人的发展的片面化倾向。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应使人们认识到否认现代化和随波逐流都是消极的应对方式,应当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加快自我的人格转型,促进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作为社会人,也需要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责任。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要使每一个进入社会职场中的人认识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中存在的弊端也将得到极大改善。市场经济发展存在限度,也具有过渡性,人的本质力量将伴随着历史的进步更大程度地彰显,我们要为自己、为社会、为未来做好积极的知识以及道德上的准备,将自我的各种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得以提高,将自我的精神境界通过学习体会得以升华。
(二)增加职场的人文内涵,提高需求的异质性
职场生活从来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马克思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努力寻求所有制的变革去促进人的解放与发展,主张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要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人文力,形成“双赢”格局,因为职业道德也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在职场中,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去了解人的需求、提高人的能力、为了人的发展。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一是要积极发掘员工的潜能,彰显员工的价值。如创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使员工的创造性潜能得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安排工作时,注意工作的性质与员工性格、气质、能力相符合,从而使每个人的独特才华得以施展。这样,每一个在职场拼搏的劳动者就能在工作中获取极大的快乐和满足,自我的境界也不断提高。二要解决员工的实际生活问题,提高工作热情。作为企业不应仅仅关注员工的工作状态,更要积极改变单调、无聊的工作环境,改变使人压抑的工作氛围。也要注意帮助员工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了解员工的生活困难,并积极帮助解决。对于员工而言,要积极加强自我教育,转变观念,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在职场中,利益随处可见,人极易受到利益诱惑,不断寻求利益最大化,而直接利益就是金钱与地位,使人难以逃脱物质需求的桎梏。在经济活动中,个体应看到对象化的世界是“人化”的世界,人通过与对象世界发生关系来实现自我,虽然受到对象世界的制约,但人终究占据主体性地位,物质对人的意义依赖人的感知程度,个体应当以理性的方式对待物,物对人的生存与发展仅仅具备服务功能,其“反噬”功能的扩大是非常态表现。个体要积极转换对物的看法,摆脱物的控制,最终将物定位于满足个体不同需求的基础性地位,而非需求本身。
(三)转变职场的交往方式,营造道德氛围
不可否认,职场中充斥着金钱与权力,因而一方接受另一方的观点大多是由一方所具有的权威、财富以及影响力所决定的,这样的交往大多还是以钱与权作为媒介,并非行动者自主的行为,交往中掺杂着大量的利益元素,因而背后的真诚系数必然遭到质疑。正因为这样的交往存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诚信危机。哈贝马斯认为:“人们通过交流而对于知识达成共识,人们通过交流而形成自己的人格系统。”[16]148此处的交流是语言上的交流,接受对方的观点是出于对对方语言中蕴含着的知识有效性、真实性的信任而非因为权威、金钱以及地位。因而,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第一,要增加决策透明度,尽量减少权威指数。企事业单位中,要建立民主化工作机制,任何重大决策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参与讨论的人数,提高决策层各个人员的话语自主权,在民主讨论的氛围中保证决策的理性和透明度,从而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诚信形象。第二,创新职业道德培训方式,营造道德氛围。对于“职业人”而言,每个人都具有自身的利益,因而职场中难以形成一套无偏私的道德准则,该群体中的人只能通过不断的语言交流,最终达(下转第147页)(上接第119页)成利益需求上的一致。对员工的道德培训不应当仅仅以自上而下的灌输形式,而应当在企业中有意识地安排部分人员作为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播者,以日常交流、沟通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各个成员的职业操守,并积极创造机会,将员工的道德观念在职场活动中表现出来,以奖励的方式给予强化,促成员工的职业道德感由短暂性、波动性向长期性、稳定性转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3]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0.
[4]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名著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80.
[5]李锡海.追求绝对自由:犯罪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根源[J].齐鲁学刊,2013,(1):101-106.
[6]高德胜.论道德教育的城市遭遇[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9-7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8]黄明理,刘小华,张秀芹.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信仰危机及其克服[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3):71-7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2.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83.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0.
[1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6.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15]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名著导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81.
[16]王晓升.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社会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48.
(一)更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加快人格转型
人性的异化是一个社会历史性问题,最终将在历史的进程中得以解决。因此,我们不可以一味地将对物的依赖断定为合理化、固定化的存在,应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当前的现状,立足长远和未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从对物的依赖转向对知识和能力的依赖,积极培育具有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促成社会健康平稳转型,这是人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把道德教育的内容穿插于职业知识的传播中是促进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和重要的手段。与此同时,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要使每一个即将或已经在职场中的人认识到,应当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现实。当前,在科技与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道德滑坡、精神失落和压抑人性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人的发展的片面化倾向。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应使人们认识到否认现代化和随波逐流都是消极的应对方式,应当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加快自我的人格转型,促进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作为社会人,也需要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责任。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要使每一个进入社会职场中的人认识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中存在的弊端也将得到极大改善。市场经济发展存在限度,也具有过渡性,人的本质力量将伴随着历史的进步更大程度地彰显,我们要为自己、为社会、为未来做好积极的知识以及道德上的准备,将自我的各种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得以提高,将自我的精神境界通过学习体会得以升华。
(二)增加职场的人文内涵,提高需求的异质性
职场生活从来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马克思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努力寻求所有制的变革去促进人的解放与发展,主张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要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人文力,形成“双赢”格局,因为职业道德也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在职场中,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去了解人的需求、提高人的能力、为了人的发展。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一是要积极发掘员工的潜能,彰显员工的价值。如创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使员工的创造性潜能得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安排工作时,注意工作的性质与员工性格、气质、能力相符合,从而使每个人的独特才华得以施展。这样,每一个在职场拼搏的劳动者就能在工作中获取极大的快乐和满足,自我的境界也不断提高。二要解决员工的实际生活问题,提高工作热情。作为企业不应仅仅关注员工的工作状态,更要积极改变单调、无聊的工作环境,改变使人压抑的工作氛围。也要注意帮助员工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了解员工的生活困难,并积极帮助解决。对于员工而言,要积极加强自我教育,转变观念,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在职场中,利益随处可见,人极易受到利益诱惑,不断寻求利益最大化,而直接利益就是金钱与地位,使人难以逃脱物质需求的桎梏。在经济活动中,个体应看到对象化的世界是“人化”的世界,人通过与对象世界发生关系来实现自我,虽然受到对象世界的制约,但人终究占据主体性地位,物质对人的意义依赖人的感知程度,个体应当以理性的方式对待物,物对人的生存与发展仅仅具备服务功能,其“反噬”功能的扩大是非常态表现。个体要积极转换对物的看法,摆脱物的控制,最终将物定位于满足个体不同需求的基础性地位,而非需求本身。
(三)转变职场的交往方式,营造道德氛围
不可否认,职场中充斥着金钱与权力,因而一方接受另一方的观点大多是由一方所具有的权威、财富以及影响力所决定的,这样的交往大多还是以钱与权作为媒介,并非行动者自主的行为,交往中掺杂着大量的利益元素,因而背后的真诚系数必然遭到质疑。正因为这样的交往存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诚信危机。哈贝马斯认为:“人们通过交流而对于知识达成共识,人们通过交流而形成自己的人格系统。”[16]148此处的交流是语言上的交流,接受对方的观点是出于对对方语言中蕴含着的知识有效性、真实性的信任而非因为权威、金钱以及地位。因而,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第一,要增加决策透明度,尽量减少权威指数。企事业单位中,要建立民主化工作机制,任何重大决策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参与讨论的人数,提高决策层各个人员的话语自主权,在民主讨论的氛围中保证决策的理性和透明度,从而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诚信形象。第二,创新职业道德培训方式,营造道德氛围。对于“职业人”而言,每个人都具有自身的利益,因而职场中难以形成一套无偏私的道德准则,该群体中的人只能通过不断的语言交流,最终达(下转第147页)(上接第119页)成利益需求上的一致。对员工的道德培训不应当仅仅以自上而下的灌输形式,而应当在企业中有意识地安排部分人员作为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播者,以日常交流、沟通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各个成员的职业操守,并积极创造机会,将员工的道德观念在职场活动中表现出来,以奖励的方式给予强化,促成员工的职业道德感由短暂性、波动性向长期性、稳定性转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3]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0.
[4]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名著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80.
[5]李锡海.追求绝对自由:犯罪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根源[J].齐鲁学刊,2013,(1):101-106.
[6]高德胜.论道德教育的城市遭遇[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9-7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8]黄明理,刘小华,张秀芹.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信仰危机及其克服[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3):71-7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2.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83.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0.
[1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6.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15]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名著导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81.
[16]王晓升.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社会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48.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