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法在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一、角色扮演法内涵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而亲验仿真式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要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接近实际工作或生活的场景,然后让学生在这种场景中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并作出最后总结的一种虚拟实践性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突出操作性,讲究趣味性,注重实效性,兼顾学理性,具有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教师与学生的深度投入、学生自身教学经验与模拟情境的高度融合等特点。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表演、思考、争辩、作出决策和选择、解决角色扮演活动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角色扮演中获得某种体验和感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引导学生探询特定教育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它的理论基础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情境认知理论。情境认知理论提出,知识是生存在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的,它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知识符号,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它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才能被人所理解。
二、角色扮演法的步骤
1.确定角色扮演小组
一般地,把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具体到每一次角色扮演活动,把角色扮演的教学主题预先告之小组,由小组准备确定角色扮演的计划和实施方案。
2.筹备角色扮演
即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师布置的主题,自编自导,自排自演。筹备包括角色扮演的物质条件和环境布置。
3.正式进入角色
以小组为单位,进入模拟场景进行角色表演。
4.总结评价
角色表演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之后教师汇总各小组的总结对全班进行总结评价。
三、角色扮演法在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保证角色扮演法的有效实施,在课程刚开始时,教师要先向学生说明开展“公共教育学课”教学改革的目的、过程和要求等,此外应专门介绍角色扮演的场景、方法和内容,针对为什么要选用角色扮演教学法、什么是情景模拟、如何进行情景角色扮演等问题作详细的叙述介绍,使学生对此有着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准备。
1.编写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的制订是角色扮演法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包括该课程教学中拟实施多少个情景模拟主题及扮演的相应角色,以及每个教学主题的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内容,这是角色扮演法的一个实施性教学计划。为了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要求在编写教学方案时尽可能对每个教学主题都进行慎密的部署和安排。
角色扮演法适用于教学内容适宜情景模拟化的课堂教学。根据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在教师与学生、班主任工作、学校德育、课堂管理、教学技能这几个章节实施角色扮演法。在我的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中,实施了五个角色扮演主题,即师生关系角色扮演主题、班主任工作角色扮演主题、学校德育主题班会角色扮演、课堂管理模拟主题和教学过程角色扮演主题。无论是哪个主题,具体实施前都需要依据教学目标就选题、所需资源(包括各种道具和材料)、实施中的各个环节以及评价方式等作出具体的设计。
2.讲授相关理论知识
学生角色扮演前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公共教育学课程对于非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是非专业课程,学生只有在学习此课程时才有可能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教育学理论知识;此外,我国的师范生多数是跨出中学校门就进大学校门,有做学生的经历而没有做教师的体验。所以,针对这样一群既无经验又无教育学理论知识的教育对象,在让他们扮演相应角色前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开展师生关系角色扮演活动前,教师要首先讲授关于教师角色、教师专业发展、师生关系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指出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要求。
3.正式实施角色扮演
这一环节是教学方案由计划变为实施的重要环节,按角色扮演法的步骤,主要包括确定角色扮演小组、筹备角色扮演、正式角色扮演、总结评价四个环节。
(1)确定模拟小组。在学期开始时,将全班学生以8人左右为一组,分为若干组。具体到每一次的角色扮演活动,教师在上一教学单元结束时,提前把角色扮演主题布置给各个小组。鉴于目前授课多为大班授课,所以每一次的模拟活动不可能让每个组都上去表演,在正式角色扮演前一刻,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哪几个小组上台模拟表演。
(2)筹备模拟。该阶段是角色扮演的策划阶段,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以小组为单砬,自编自导,自排自演,针对具体的实际问题,组员公共协商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适当给与指导。另一方面是角色扮演的筹备,包括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以及环境的布置,如桌椅的摆放、所需要的道具等。模拟的情境要求尽可能地接近于实际,氛围的营造也尽量逼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个逼真的场景有助于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力。比如说,德育主题班会的角色扮演的筹备,就需要确定班会主题,教师和学生角色的确定,班会发言人的确定,会场的布置,发言的顺序,以及班会的程序,等等。
(3)正式模拟。前面确定的几个角色扮演小组依次进入模拟场景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小组需要所有组员全部上台表演,有的小组只需要部分代表上台表演,依角色扮演的主题及小组的具体策划而定,上台学生的多少不作为评价的依据。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学生同时坐在台下,便于随时指导协调,如维持教室纪律、解决一些偶发事件、调节整个课堂气氛、掌握每组的时限等。
(4)总结评价。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都要对本次角色扮演做出总结评价。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理解并记忆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总结评价中,教师不能仅仅只对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学生在角色中的表现作出讲评,更要引导学生应用知识去思考,引导学生从角色扮演中获得某些感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总结评价中,学生的总结评价包含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两种。书面评价中一份是对本组其他组员的角色评价,一份是对本次活动的认识。口头评价主要谈对此次角色扮演的认识和感受。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角色扮演法能顺利实施,需要两个方面的保证。一是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推动者。这一角色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研究案情,分析角色,要努力营造好的课堂气氛;当学生扮演的角色偏离主题时,要及时帮助调整;当活动陷于困境或小组成员间观点相持不下时,要适时地提供给学生一些信息或加以指导和启发。二是学生的积极配合。这就要求学生要认真研读角色扮演主题的要求,理解角色的要求,把握角色的言行和态度,准备好台词和道具,积极与扮演其他角色的学生认真排练。
文章来源于《教育探索》杂志2012年第6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